

1.也稱大卡。熱量的實用單位,是一卡路里的一千倍。亦即一公斤水溫度升高攝氏一度所需的熱量。
1.《后漢書.方術傳.王喬》"王喬者,河東人也。顯宗世,為葉令。喬有神術,每月朔望,常自縣詣臺朝。帝怪其來數,而不見車騎,密令太史伺望之。言其臨至,輒有雙鳧從東南飛來。于是候鳧至,舉羅張之,但得一只舃焉。乃詔尚方?視,則四年中所賜尚書官屬履也。"后常以"仙鳧"作為履的典實。
2.比喻足跡﹑行蹤。
3.鴨的美稱。
1.仙人所住的府第。
2.借稱道觀。
3.仙界的官署。
1.仙人的樓閣。亦借稱道觀或宮殿。
2.唐代稱尚書省。
3.特指蓬萊閣。在今山東省蓬萊縣北的丹崖山巔。下臨大海,殿閣巍峨,重檐八角,繞以回廊。始建于北宋嘉佑間,明代擴建,清代重修。歷代文人學士多雅集于此。"仙閣凌空"為蓬萊十大勝景之一,因稱蓬萊閣為"仙閣"。
1.道家謂仙人的品級。
2.借喻清雅高潔的人品。
1.游船的美稱。
1.仙翁,仙人。
1.亦作"僲宮"。
2.上帝的宮殿。
3.指皇宮。
1.指道觀建筑。
1.仙女。
2.對女道士的敬稱。
3.舊時對從事下神占卜等迷信活動的婦女的稱呼。
4.螻蛄的別名。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蟲三.螻蛄》。
1.道教語。謂成仙的資質。
2.比喻超凡拔俗的氣質。
3.喻不同凡響的藝術特質。
1.道觀的美稱。
1.道教稱有尊位的神仙。
2.借以尊稱道士。
1.仙人修道及游憩之所。亦借稱道觀。
1.仙女的住所。
1.神話傳說月中有桂樹,稱之為"仙桂"。語出唐段成式《酉陽雜俎.天咫》"舊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異書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樹創隨合。"
2.喻指科舉功名。
1.幻想和傳說中仙樹所結的果實。
2.美稱御賜果品。
3.道教語。謂成仙的結局。
1.仙羽,指鳳凰。
2.借喻新登第的進士。
3.指天子的書簡。
1.仙人乘坐的船。
1.指皇帝所用之筆。
1.指仙鳥。
1.神話傳說中仙人騎乘和飼養的鶴。
2.鳥名。也叫白鶴。
1.植物名。也叫龍牙草。多年生草本植物,羽狀復葉,花小,黃色。莖﹑葉可入藥,有止血作用。
1.舊時迷信,指修煉成精的狐貍。也叫狐仙。
1.南朝齊宮殿名。
2.山名。在今浙江省浦江縣。又名少女峰。
1.謂成仙。
2.死的婉辭。
1.仙女。環,古代女子的環狀發髻,借指女子。
1.奇花異卉。
1.舊時迷信,謂神仙異人所作的預言或暗示。
1.仙人的遺跡或行蹤。
1.仙女。
2.借指美女。
1.神仙之鄉。亦形容清幽之境。
2.仙人的名籍。
3.古以科舉及第為登仙,因稱及第者的資格與名姓籍貫為仙籍。
1.謂死者靈前之幾。幾,老人憑靠之物。
1.謂非凡的技能﹑本領。
1.對歌舞曼妙的樂妓的美稱。
1.古代婦女發髻樣式的一種。
1.指仙鶴。因傳說為仙人所騎乘,故稱。語出《藝文類聚》卷九十引《相鶴經》"鶴,陽鳥也,而游于陰。蓋羽族之宗長,仙人之騏驥也。"
1.仙人所住之處。
2.指仙人。
3.舊時迷信,用以稱狐仙。
1.人乳的別名。
1.仙人的車駕。
2.用作對仙人的敬稱。
3.借稱皇帝的車駕。
4.謂出游的車駕。
1.仙界﹑天庭的神將。
1.仙山。
1.指道教。
1.殿﹑壇的臺階。
2.仙官的品級。
1.仙人生活的地方;仙境。
2.借指景物幽雅絕塵之地。
1.舊時迷信指巫婆下神時口中的唾液。
1.指皇宮。因禁衛森嚴,臣下不得任意出入,故稱。
1.指京城。
1.泛稱道教經典。
1.指高官出行時用的旌旗。
1.見"仙井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