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均平地施與。
1.見"牛橋莊"。
1.唐宰相裴度因不滿宦官擅權,于洛陽郊外建午橋莊別墅,日以泉石詩酒自娛◇因以"午橋泉石"為山林隱居之典實。
1.唐宰相裴度的別墅名。至宋為張齊賢所有。其地在今河南洛陽。
1.午睡。
1.端午,即農歷五月初五日。
2.干支逢午的日子。
3.中午。
1.馬的異名。
1.老樹的異名。
1.午飯。
1.南方的上空。
2.中午。
1.古代計時法將一天一夜分為十二時辰,上午十一點到下午一點為午時。亦泛指中午前后。
2.半夜。
1.中午的集市。語本《易.系辭下》"日中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2.舊時上海交易所中分上下午兩場進行交易。上午稱早市,下午稱午市。
1.夏季中午的暑熱﹑炎氣。
1.午飯后睡覺休息。
1.干支紀年法逢"午"之年。十二生肖午屬馬,即馬年。
1.中午的炎氣。
1.中午。
1.交錯雜沓的樣子。
1.舊俗陰歷五月每日中午用以祭祀的香。
1.午飯。
1.中午上課的學校。抗日戰爭時期邊區政府為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所辦的補習學校之一。
1.午飯后休息。
1.午時官吏集于衙門,排班參見上司。亦用以形容午間群蜂飛集蜂房之狀。
1.半夜。
1.古代寺廟夜半報時的鐘聲。
1.中午的陰涼處。常指樹蔭下。
1.殿堂正門的前柱。
1.中午日光下的投影。亦借指午時。
1.夏歷以寅月為歲首(正月),所以稱五月為午月。
1.(僧人)中午的齋食。
1.午睡的枕頭。多指午睡。
1.正午十二時。
1.午時剛過。
1.猶午餐。
1.指仵作。
1.舊時官府中檢驗死傷的差役。亦稱以代人殮葬為業的人。
1.指宋蔣彝。蔣因辦理朱沖喪事,得升為直秘閣之官,時人因以譏之。
1.見"伍伯"。
1.伍長。
1.伍長。
1.錯雜。
1.古代軍制以五人為伍,戶籍以五家為伍,每伍有一人為長,稱為"伍長"。參見《周禮.夏官.序官》﹑《管子.立政》。
1.見"伍胥潮"。
1.指同乘共伍的士卒。乘,戰車。
1.方言。等等;之類;什么的。
1.古代軍中各伍互保的符信。
2.泛指軍隊中的簿冊。
3.指軍隊。
1.謂編民為伍,相為侯望。
1.平民的戶籍。
2.指軍籍。
1.伍長。
1.列隊。
1.方言。猶言窩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