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即咸陽橋,亦名西渭橋。
2.沒有弧度的橋。
1.指容貌。
①眉毛和眼睛,借指容貌眉目清秀。②比喻頭緒或條理理清眉目|眉目清楚。
1.形容彼此不和,合不來。
2.形容分隔兩地不能相見。
在圖書的書眉或文稿上方空白處所寫的批注。一般為讀書心得、評語、訂正錯誤、校讎文字和音注等。
1.酷愛畫眉的嗜好。
1.舊時畫眉的圖譜。
1.見"眉清目秀"。
1.形容面貌俊美。
1.方言。眉頭。
1.《西京雜記》卷二"文君(卓文君)姣好,眉色如望遠山。"后因以"眉山"形容女子秀麗的雙眉。
2.宋代大文學家蘇軾的代稱。蘇為四川眉山人,故稱。
眉毛的末端喜上眉梢。
1.宋陶谷《清異錄.膠眉變相》"瑩姐,平康妓也。玉凈花明,尤善梳掠,畫眉日作一樣。唐斯立戲之曰'西蜀有《十眉圖》,汝眉癖若是,可作百眉圖,更假以歲年,當率同志為修眉史矣。'"后因稱妓女及記載妓女的書為"眉史"。
1.猶今言派頭,氣派。
1.同"眉揚目展"。
1.見"眉頭眼尾"。
1.同"眉頭一皺,計上心來"。
1.同"眉頭一皺,計上心來"。
1.形容一下子想出了計策。
1.同"眉頭一皺,計上心來"。
1.畫眉的圖樣。
1.見"眉聈"。
1.彎彎的眉毛。
1.眉梢。
1.同"眉憮"。
1.謂眉樣嫵媚可愛。
1.比喻重復﹑多馀。
1.亦作"眉間"。
2.雙眉之間。
3.喻指火急。
1.雙眉之間。
1.猶須眉。常借指男子。
1.同"眉憮"。
1.雙眉高舉。表示喜悅。
1.白如雪的眉毛。
1.謂用眉的舒斂傳情示意。
1.眉與眼。泛指容貌。
2.比喻頭緒,端倪。
3.比喻身份﹑地位。
1.見"眉高眼低"。
1.見"眉目如畫"。
1.精神振奮貌。
1.畫眉的式樣。
1.形如柳葉的雙眉。
1.泛指女子的容貌。
1.亦作"眉■"。
2.高壽;長壽。
眉額,泛指容貌眉宇堂堂。
1.謂用眉的舒斂傳情示意。
1.謂以眉目傳情。
夏歷月初形狀如鉤的月亮眉月初升。
1.古代圭﹑璋等玉制禮器上下兩頭都有孔,孔與孔之間有溝,溝兩旁稍微高出的部分叫"眉瑑"。
1.安徽省歙縣眉子坑所產的硯石。
2.舊時點火用的捻子。
1.眉子硯石的產地。在安徽省歙縣。
1.安徽省歙縣眉子坑所產的硯石。
1.眉子坑石制成的硯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