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即平露。
1.指冬天樹木或樹干。
1.受凍者,貧寒之人。
2.臘梅的異名。
貧窮困苦家境~。
1.嚴寒。
1.寒涼湍急的水。
1.凄涼的聲音。
1.形容嚴寒。
2.冷峻嚴厲。
1.見"寒栗"。
1.形容寒氣襲人。
1.見"寒涼"。
1.貧窮或地位低下的人。
2.指貧賤。
1.寒冷。
1.極其寒冷。
1.稱秋冬的林木。
2.梵語音譯。棄尸之處。
1.嚴寒的樣子。
2.陰森恐怖的樣子。
①從高緯度流向低緯度的洋流‘流的水溫比它所到區域的水溫低。②指寒潮。
1.寒冷而疾暴的風。
1.指冬令。
1.貧窮冷落。
1.冬小麥。
1.閃著寒光的鋒芒。
人體皮膚表面上的細毛。(圖見〖皮膚〗)。
1.指清涼的墨汁。
〈書〉①貧寒的家庭。舊時多用來謙稱自己的家。②微賤的家庭出身~。
1.《左傳.哀公十二年》"公會吳于橐皋,吳子使大宰嚭請尋盟。公不欲,使子貢對曰'盟,所以周信也,故心以制之,玉帛以奉之,言以結之,明神以要之。寡君以為茍有盟焉,弗可改也已。若猶可改,日盟何益?今吾子曰"必尋盟",若可尋也,亦可寒也。'乃不尋盟。"后以"寒盟"指背棄或忘卻盟約。
1.即孟冬。陰歷十月。
1.耐寒不凋的樹木,多指松柏之類。常用來比喻堅貞的節操。
2.泛指寒天的樹木。
3.指木柴。
1.單薄的僧衣。
2.代指貧苦僧人。
1.猶饑寒。
1.寒冷的年月。
1.貧家女子。
1.見"寒暖"。
1.與鷗鳥訂立的盟約。喻指退隱。
1.寒天開放的花。
1.貧寒人家的廚房。
1.寒天的枯草。
1.冬天的蜜脾。
1.蒲草。因多生長于水濱,故稱。
1.猶多多少少。
1.或者。常用于句首表示變換敘述內容。
概率的舊稱。
1.某日,有一天。
1.假使,倘或。
1.有時。
1.或許;也許是。
2.連詞。表示選擇或并列關系。
1.異體字的一種。如《說文.示部》"祀,祀或從異。"秚,即"祀"的或體。又《士部》"婿,壻或從女。"婿,即"壻"的或體。
1.文體的一種。用問答體以說明論點。多用于書名。
1.某一;某種。
1.懷疑,疑惑。或,通"惑"。
2.有人懷疑。
或者②(大多疊用)天晴的日子,老人家~到城外散步,~到河邊釣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