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拔取敵方旗幟。
2.高舉旗幟。
1.謂不加咀嚼﹐整個兒吞下。
1.把棗子整個兒吞下﹐不細嚼辨味。常比喻在學習上食而不化﹐不加分析。
1.亦作"鶻淪"。亦作"鶻侖"。
2.完整;整個兒。
3.糊涂,不明事理。
1.見"鶻圇"。
1.方言。形容轉動靈活。
1.唐代波斯棗的異名。
1.猶淹沒。
1.如鶻飛起。比喻氣勢旺盛。
1.鶻爪。
2.指善于搏擊的蒼鷹。
1.飼養獵鷹的人。
1.比喻驍勇無敵。
1.寶石名。
1.野鴨。
1.亦作"鶻鶟"。
2.凝;混沌。
3.不明白事理。
4.疑惑不定。
5.乖迕。 6.驚慌。
1.詈詞。猶混帳。
1.見"鶻突"。
1.古代甲衣腿裙邊緣的葉片。
1.唐柳宗元《鶻說》"冬日之夕,是鶻也,必取鳥之盈握者完而致之,以燠其爪掌,左右而易之。旦則執而上浮圖之跂焉,縱之。"后因以"鶻握"比喻在人掌握之中,處境危殆。
1.猶糊涂。
1.鶻的鳴聲。
1.見"鶻鸰眼"。
1.即鶻嘲。一說即斑鳩。
北美洲西印度群島中最大的島國。臨加勒比海,在墨西哥灣出口處。面積1109萬平方千米。人口10963萬(1994年)。首都哈瓦那。地形以平原為主,中部和東部有山區。終年暖熱,干、濕季分明。蔗糖業為經濟支柱。世界最大的蔗糖出口國。
(思想、作風)固執守舊;呆板少變化為人~丨脾氣~。
1.見"古北口"。
1.長城隘口之一。在北京市密云縣東北,為古代軍事要地。
1.中國古代稱木棉或草棉為古貝。
1.舊本;古老的版本。
1.樂府雜曲歌辭名。
1.古琴曲。
1.見"古槎"。
1.亦作"古楂"。
2.古舊的木筏。
1.古人用的釵。
2.亦作"古釵腳"。比喻書法筆力遒勁。
1.見"古釵"。
1.古制常法。
2.古樸尋常。
1.復姓。晉有古成詵。
1.謂懷古幽思。
1.太古之時。
2.古時;往昔。
1.謂以故舊之道相處。古,通"故"。《詩.邶風.日月》"乃如之人兮,逝不古處。"鄭玄箋"其所以接及我者不以故處,甚違其初時。"馬瑞辰通釋"古者,故之渻借,凡以故舊相處謂之故,故之言固也。"或以為以古道相處。朱熹集傳"或云,以古道相處。"
1.指春天。春自古而然,故稱。
1.指古樂府詩。
2.泛指古詩。
①過去距離現代較遠的時代(區別于‘近代、現代’)。在我國歷史分期上多指19世紀中葉以前。②特指奴隸社會時代(有的也包括原始公社時代)。
歷史學上,指古代亞洲和非洲東北部各奴隸制國家。相對于歐洲(西方)而言。這些奴隸制國家主要有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古波斯以及古代中國等。它們都曾創造了燦爛的古代文明。
歷史上指愛琴海區域,包括巴爾干半島南部、愛琴海諸島及小亞細亞西部沿海地帶。公元前3000年代后,愛琴文明繁榮◇因北方落后部落侵入,愛琴文明衰落。前11世紀進入荷馬時代。前8世紀起,希臘各地先后建立數以百計的奴隸制城邦。前5世紀希波戰爭后,希臘城邦進入繁榮階段,經濟貿易興盛,文化成就卓越。伯羅奔尼撒戰爭后,走向衰落。前4世紀希臘半島被馬其頓王國征服,前2世紀歸羅馬統治。
童話。葉圣陶作。1930年發表。一座矗立在市中心廣場的石像,因受到市民的敬仰而驕傲起來,看不起腳下的石塊◇來石像摔倒在地,也變成了一塊塊石塊。市民就用這些石塊鋪成了一條路。作品諷刺了輕視群眾的英雄觀。
1.古樸淡雅。
1.古淡。
1.古代之道。泛指古代的制度﹑學術﹑思想﹑風尚等。
2.古老的道路。
指待人真摯、熱情。
1.佛教徒對年高有道的高僧的尊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