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比喻敞開胸懷,心地坦白。
1.猶恥辱。
1.污穢。
1.猶垢氛。
1.污濁的氣氛。
1.骯臟。
2.骯臟之物。
3.卑污。
1.玷污連累。
1.詬病,指責。
1.臟面孔。
2.弄臟了面孔。
1.邊地的糧倉。
1.猶邊地。
1.猶邊墻。指長城。
①沿邊的部分~區◇處于破產的~。②靠近界線的;同兩方面或多方面有關系的~學科。
又稱陸緣海”,簡稱緣海”或邊海”。瀕臨大陸,被半島、島嶼或群島與大洋分開的海,如黃海、鄂霍次克海、日本海等。
以兩種或多種學科為基礎而發展起來的科學。如以地質學和化學為基礎的地球化學、以物理學和生物學為基礎的生物物理學等。
靠近國界的;遠離中心地區的~地區ㄧ~縣份。
1.有關邊界雙方的條約或協議。
1.比喻邊境重鎮。
1.見"邊餉"。
邊境地區的寨子。
1.見"邊障"。
1.邊地軍營中的帷帳。
1.亦作"邊鄣"。亦作"邉障"。
2.邊境上的城堡﹑要塞。
1.邊境地區的要塞重鎮。
2.指鎮守邊地的軍事長官。
1.邊地的政事。
1.佛教語。五見之一。指執著片面極端的邪見。分為二種。常見,認為我常住不變;斷見,認為我可以不受果報。
1.邊境地區的官職。
1.邊防制度。
1.猶邊民。
1.亦作"邉州"。
2.靠近邊境的州邑。泛指邊境地區。
1.束發的帶子。
2.猶邊人。明何景明有《贈邊子》詩"自予辭京邑﹐念子守南服。"
3.邊緣。
1.邊地。
2.邊際。
1.猶邊報。
1.守邊的軍士。
1.指祭祀。
1.舊指邊疆官吏政績考核獲得第一。
1.佛教語。指僧人犯淫﹑盜﹑殺人﹑大妄語等四重罪。犯此罪者為佛海邊外人,不堪重入凈戒之海,故稱。見唐道宣《四分律刪繁補缺行事鈔》上三。
1.坐不正貌。
1.刺傷。
1.以石針治病。喻忍痛除惡。
刺入骨髓,形容使人感覺非常冷或疼痛非常劇烈朔風~。
1.砭藥。引申為救世的良方。
1.古代的治病方法。用石針刺叫砭,用艾火炙叫灸。
1.用石針刺磨患處,引申為救時除弊。
1.猶砭灸。
古代治病用的石針或石片。
1.救治庸俗。
1.謂救治固執守舊者。
1.降低;減弱;萎縮。
1.治病的針和藥。
1.謂救治凡庸鄙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