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謂馬行疾速。引申指很快,立刻。
2.明水軍中的一種快船。
3.亦稱"馬快手"。舊時官署中擔任緝捕事務的役吏。
1.北齊后主高緯,雅好傀儡,時謂之郭公。隆化二年(公元577年)十二月辛酉,大敗,為北周所虜。及將敗,營邯鄲。故稱"邯鄲郭公"。
傳奇劇本。明代湯顯祖作。取材于唐代沈既濟傳奇小說《枕中記》。盧生夢中行賄中式,出將入相,一門榮華,在官場傾軋中遭貶,后復官。醒來卻身在邯鄲旅店中,終于大悟,出家學道。
1.邯鄲郭公(北齊后主高緯)的伎倆。
1.戰國時,邯鄲之民于正旦獻鳩于趙簡子,趙簡子為表示他對萬物"有恩",即將所獻之鳩放之。見《列子.說符》◇遂以"邯鄲鳩"為放生的典故。
1.猶言邯鄲道。
1.唐沈既濟《枕中記》載盧生在邯鄲客店中遇道士呂翁,用其所授瓷枕,睡夢中歷數十年富貴榮華。及醒,店主炊黃粱未熟◇因以"邯鄲夢"喻虛幻之事。
1.《莊子.秋水》"且子獨不聞夫壽陵余子之學行于邯鄲與?未得國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歸耳。今子不去,將忘子之故,失子之業。"后因以"邯鄲匍匐"比喻盲目效仿以致失去自己原來的長處。
1.古代趙國都城邯鄲流行的舞曲。
1.《韓非子.內儲說上》"應侯謂秦王曰'王得宛葉﹑藍田﹑陽夏,斷河內,困梁鄭,所以未王者,趙未服也。?上黨在一而已,以臨東陽,則邯鄲口中虱也。'"舊注"以守上黨之兵臨東陽,則邯鄲危如口中虱也。"后因以"邯鄲虱"比喻形勢危急。
在河北省南部,京廣、邯長兩鐵路相交于此。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戰國時為趙國都。1952年設市。人口1214萬(1995年)。境內煤炭資源豐富,為中國主要煉焦基地和河北省重要工業城市。名勝古跡有趙武靈王叢臺、趙邯鄲故城、響堂山石窟等。
1.謂趙地美女的優美舞蹈。
1.樂府雜曲篇名。
1.唐沈既濟《枕中記》載盧生于邯鄲客店中遇道士呂翁,翁探囊中枕以授之,曰"子枕吾枕,當令子榮適如志。"其枕青瓷,而竅其兩端。生就枕入夢,歷盡人間富貴榮華。夢醒,店主蒸黃粱未熟◇因以"邯鄲枕"喻虛幻之事。
1.唐沈既濟《枕中記》載,盧生在邯鄲客店中遇道士呂翁,目昏思睡,呂翁授以青瓷枕,盧生進入夢鄉,歷盡富貴榮華。及醒,店主炊黃粱未熟◇因以"邯鄲重步"喻進入夢鄉。
1.猶豐盛。
1.封藏。
1.指大獸。
1.見"函陣"。
1.去信催促。
1.猶函告。
1.寫信回答。
1.函授大學的簡稱。
1.樓梯。
2.涵洞,隧道。
信和電報的總稱。
1.通過書信方式進行調動。
2.用書信方式進行調查。
1.用書信約定。
1.指錢幣的方形內孔。
1.橫排的木樁。枋,兩柱間起聯系作用的橫木。
1.用匣子盛而封之。
1.用書信答復。
1.猶言包涵。
1.佛教語。《五燈會元.云門偃禪師法嗣.德山緣密禪師》"我有三句語示汝諸人一句函蓋乾坤,一句截斷眾流,一句隨波逐浪。"原謂泯合無間◇指言語詩文契理或一心專志而絕無雜念。
1.亦作"函藳"。
2.書信等的草稿或底稿。
1.見"函稿"。
用書信告訴行期如有變化,當及時~。
1.即函人。
1.亦作"則谷"。
2.函谷關。
1.即函谷關。
1.《后漢書.隗囂傳》"元請以一丸泥為大王東封函谷關。"后遂以"函谷丸"指稱易守難攻的函谷關。
1.函谷關的省稱。
1.埋設在地下的管道。
1.匣子。
1.緘封文翰。
1.和合,協調。
1.廣大,寬大。
1.《詩.周頌.載芟》"播厥百谷,實函斯活。"孔穎達疏"函者,容藏之義,故轉為含,猶人口含之也。活者,生活,故為生,言種子內含生氣,種之必生也。"后以"函活"指秧苗成活。
1.郵寄。
1.信件。
信件。
1.指運費,腳力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