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舊時商業用語。指買賣雙方在市場上公開議定的價格。
木匠用來標明直線、量度長短的工具。也比喻規矩法度遵繩尺。
1.見"繩床"。
1.簡單的坐具和瓦鍋。形容生活清苦。
1.用麻繩做的帶子。古代喪服所用。
1.彈劾。
1.清代稱以繩為計量單位的土地。
1.督正。
1.謂牽引繩索以度過障礙或超越目標。
1.謂編發為辮。
1.神話中的地名。
1.以蚌蛤類肉制成的醬。
1.用蜃殼燒成的灰。其用途與石灰同。
1.傳說中蜃蛟的精怪。
1.即海市蜃樓。古人誤認是蜃吐氣所形成的景象。參見"海市蜃樓"﹑"蜃氣"。
1.謂蛟龍掀起的波濤。
1.古人謂蜃氣變幻成的樓閣。
1.即海市蜃樓。多借指虛幻夸誕的事物。
1.即海市蜃樓。
1.即蜃車。
1.即蜃樓。
1.虹霓。
1.神話中的龍女。
1.亦作"蜄氣"。
2.一種大氣光學現象。光線經過不同密度的空氣層后發生顯著折射﹐使遠處景物顯現在半空中或地面上的奇異幻象。常發生在海上或沙漠地區。古人誤以為蜃吐氣而成﹐故稱。
1.以蜃貝為飾的祭器。一說﹐蠣殼做的祭器。
1.指蜃灰粉刷過的墻壁。
1.即蜃樓。
1.海市。濱和沙漠地區﹐因折光而形成的奇異幻景。
1.即蜃樓。
1.即蜃灰。一說﹐蜃灰與木炭。
2.借指石灰。
1.即蜃車。
1.蚌蛤之屬。
1.即蜃氣。
1.煮鹽的灶。
1.提拔。從較低的地位提升到較高的地位。
1.官吏升級補缺。
1.謂丁賦銀糧的增減。
1.升遷其職務。
1.即勝常。猶萬福。舊時女子對人的問候語。升,通"勝"。
1.猶言破格提升。
1.宋初對參與朝謁的常參官的稱呼。
1.登車,上車。
2.纜車。
1.升降。舊時謂仕途得失進退。
2.升降。謂際遇的幸與不幸。
3.升降。高低上下。
4.升降。價錢的漲落。
5.升降。謂時代的變遷與推移。 6.褒貶。
1.升遷就任新的官職。
1.官職的升遷與黜免。絀﹐通"黜"。
又稱舉船機”。利用機械裝置升降船舶以克服航道上集中水位落差的通航建筑物。由承船廂、支承導向結構、驅動裝置、事故裝置等組成。船只上行時,從下游引航道駛入承船廂,關閉閘門和下游端廂門后,泄去這兩門之間縫隙內的水體,松開承船廂與下閘首的拉緊和密封裝置,在驅動裝置作用下,承船廂上升并停靠與上閘首對接的位置;松開承船廂與上閘首間的拉緊和密封裝置,給閘門之間空隙內灌水;開啟上閘首的工作閘門及承船廂上游端的船廂門,船只即駛進上游引航道。下行時則相反。
1.登殿。
1.容量單位。十合為升,十升為斗。
2.比喻微薄的薪俸。
3.借指少量的米糧﹑口糧。
4.借指酒。
1.《書.湯誓序》﹕"伊尹相湯伐桀﹐升自陑。"孔傳﹕"桀都安邑﹐湯升道從陑﹐出其不意。"陑﹐古山名﹐在今山西省永濟縣境◇因以"升陑"為創業之始的典故。
1.發跡。
1.借指太陽。傳說太陽從扶桑升起。以喻帝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