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妻室。
1.即虹。
1.將來;后來。
1.太陽的光華。
2.道家指太陽的精華。
3.古代宮名。
4.為殿門名。
1.日食的一種。發(fā)生時太陽的中心部分黑暗,邊緣仍然明亮,形成光環(huán)。這是因為月球在太陽和地球之間,但是距離地球較遠(yuǎn),不能完全遮住太陽而形成的。參見"日食"。
1.道教語。指陽神。語本《參同契》卷中"陽神日魂,陰神月魄,魂之與魄,互為室宅"。魂,一本作"?"。亦指太陽。
1.日光。太陽于五行中屬火,故稱。
1.同"日積月累"。
1.長時間地積累。
1.亦稱"日圍"。
2.京畿。國都及其附近的地方。
1.木槿的別名。《爾雅.釋草》"椴﹐木槿;櫬﹐木槿"晉郭璞注"或呼日及﹐亦曰王蒸。"《文選.陸機(jī)》"譬日及之在條﹐恒雖盡而弗悟。"李周翰注"日及﹐木槿華也﹐朝榮夕落。"明李時珍《本草綱目.木三.木槿》"此花朝開暮落﹐故名日及。"一說﹐朝菌的別名。
1.漢劉向《新序.雜事一》"司君之過而書之,日有記也"◇稱每天記事的本子或每天所遇到的和所做的事情的記錄為"日記"。
1.亦稱"日記簿"。
2.作日記用的本子。
1.見"日記本"。
1.簿記中主要帳簿的一種,按日期先后記載各項帳目,不分類。根據(jù)日記帳記載總帳。也叫序時帳。
1.日所照臨之區(qū)。亦指東方極遠(yuǎn)之地。
1.猶日昃。
1.猶日益。
1.指推算星命的術(shù)士。
1.白天。
2.猶日內(nèi)。最近幾天里。
1.天天看見。
2.一天一天地顯示。
1.每天漸進(jìn)。
2.一天一天慢慢地;逐漸。
1.額骨中央部分隆起,形狀如日。舊時相術(shù)家認(rèn)為是大貴之相。
2.喻指帝王。
1.舊時相術(shù)家謂天庭隆起為龍庭。"日角龍庭"為帝王的貴相。
1.舊時相術(shù)家謂額頭隆起為龍顏。"日角龍顏"為帝王的貴相。
1.舊時相術(shù)家稱極貴之相。偃月﹐指額角似半弦月。
1.形容人額角寬闊,天庭飽滿,相貌不凡。
1.目前;現(xiàn)在。
1.日出之處。
1.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夙惠》"晉明帝數(shù)歲,坐元帝膝上。有人從長安來……因問明帝'汝意謂長安何如日遠(yuǎn)?'答曰'日遠(yuǎn)。不聞人從日邊來,居然可知。'元帝異之。明日,集群臣宴會,告以此意。更重問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爾何故異昨日之言邪?'答曰'舉目見日,不見長安。'"后以"日近長安遠(yuǎn)"喻指向往帝京而不得至。
1.舊時迷信以為某日不宜做某事,謂之"日禁"。
1.太陽的精華。
2.指太陽。
3.菊花的別名。或謂為菊根莖的別名。
4.云母的別名。見宋葉廷珪《海錄碎事.百工醫(yī)技》。
1.太陽光。
1.指太陽。
1.時日長。
1.時間長了,便可看出人心的好壞真假。
1.見"日久天長"。
1.見"日久月深"。
1.亦作"日久歲長"。
2.謂時日長久。
1.謂時日長久。
1.每天有成就,每月有進(jìn)步。形容積少成多,不斷進(jìn)步。
1.日月。居﹑諸,語氣助詞。《詩.邶風(fēng).日月》"日居月諸﹐照臨下土。"毛傳"日乎月乎﹐照臨之也。"后用以指歲月流逝。
1.指太陽。喻君主。
在西藏自治區(qū)南部,雅魯藏布江與年楚河在境內(nèi)匯流。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1986年設(shè)市。人口851萬(1995年)。為西藏第二大城,有五百多年歷史。有著名的扎什倫布寺(為歷世班禪額爾德尼住持寺院),還有夏魯寺等古跡。
1.時間。
1.每天的功課。
2.每天督促。
3.指每天征收所得。
1.日所居之處。
1.日蝕。
1.天天來到。
2.近來。
1.見"日往月來"。
1.見"日積月累"。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xué)習(xí),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dān)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zé)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