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謂污蔑別人以顯示自己。
1.同時加以懷疑。
1."十三經"之經注與疏合刻﹐謂之某經兼義﹐即兼并"正義"之意。其刻本謂之兼義本。如今阮校"十三經"《周易》﹐即稱《周易兼義上經》﹑《周易兼義下經》﹐阮元校勘云"'兼義'字乃合刻注疏者所加。取兼并正義之意也。蓋其始注疏無合一之本﹐南北宋之間﹐以疏附于經注者﹐謂之某經兼義。至其后則直謂之某經注疏。此變易之漸也。"見《校勘記》卷一。
1.謂一齊達到某種程度。
1.同時從事本業以外的經營。
1.加倍的贏利。
1.謂聯并許多邑域。
1.近體詩用韻的一種方法。指同一首詩中﹐兼用通用韻部的字押韻。
1.指兩種以上的珍美食品。
1.兼治政事。舊指士人為官。
加以 ②人手不多,~期限迫近,緊張情形可以想見。
在本職之外兼任其他職務身兼數職ㄧ~教師。
1.謂兼任很多顯耀官職。朱﹐朱衣;紫﹐紫綬。
1.并照﹐普照。
1.兼任的部屬。
1.兩種以上的食品。
1.謂兼具兩種資質;具備文武全才。
1.謂一家中有數人為顯官。紫﹐紫色印綬。
1.猶兼理;綜合。
1.總括;一并治理。
2.同時具有。
1.監督陪伴。
1.《國語.周語上》"厲王虐,國人謗王。邵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衛巫,使監謗者,以告,則殺之。"韋昭注"監,察也。"后以"監謗"謂壓制輿論。
1.猶關閉。
1.監軍。
1.監督倉庫。
2.監督倉庫的官員。
3.監獄。
監視檢測~衛星 ㄧ環境~ㄧ空氣污染~。
監視考場,使應考的人遵守考試紀律。
1.監督搜抄。
1.監督庖廚。
2.指監督庖廚的人。
1.監察祭祀。
1.宋代掌管稅收﹑冶鑄等事務的地方官。
1.歲星正月晨現于東方,謂之"監德"。
1.官府將放牧馬群的官地交給農民開墾﹑耕種,稱為監地。
1.監督主管。
1.國子監的文憑。
1.謂緊緊監視。
1.猶監督。
監獄中的犯人。
1.牢房,囚禁犯人的房間。
1.監察安撫。
2.指監國﹑撫軍,為太子的職責。
在廠礦或工地監督工作。
1.宮監;太監。
1.謂犯人在監獄中死亡。
1.監禁;禁錮。
1.觀察;觀覽。監,通"鑒"。
1.監察或管理地方事務的官吏。
監獄中要求犯人遵守的各項規定違反~。
1.監管國事。太子代君主管理國事稱"監國"。
2.君主因故不能親政,由權臣或近親攝政,亦稱"監國"。
1.見"監河"。
1.監禁候審。
2.明清兩代對判處死刑不立即執行者,暫行監禁,等候秋審﹑朝審復核的稱為"監候",有斬監候和絞監候二種。
1.指因犯罪沒入官中為奴的民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