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樹木的紋理。指樹木的質地。
1.亦作"躤蹄輦腳"。
2.見"蹺蹄躡腳"。
1.亦作"躤蹄躡腳"。亦作"躤蹄輦腳"。
2.謂腳步輕抬輕放。
1.猶言抬腳舉步。
1.見"蹺蹊"。
1.亦作"躤躍"。
2.猶跳躍。
1.亦作"躥足"。
2.跛足。
3.踮起腳跟。參見"蹺足抗首"。
4.舉足。
1.亦作"躥足而待"。
2.踮起腳跟等待。形容短時間內便能見到事情的結果。語出《漢書.高帝紀》"大臣內畔,諸將外反,亡可躤足待也。"
1.亦作"躥足抗手"。
2.手舞足蹈貌。
1.亦作"躥足抗首"。
2.踮起腳跟,仰起頭。形容熱切期望的樣子。
1.收割。
1.斷裂。
1.見"敲搒"。
1.比喻樂聲清潤動聽。
1.同"敲冰索火"。
1.紙名。浙江剡溪所出。
1.敲詐剝削。
1.詈詞。挨打的坯子。
1.敲擊,擊打。
2.指拷打。
3.以言語相譏諷。
4.指批評。
5.舊指民間吹鼓手中專司打擊樂器的樂工。
1.惦記。
2.猶指點。
1.消滅;毀滅。
1.亦作"敲釘錘"。亦作"敲竹竿"。
1.方言。比喻把事說定,不能改變。
1.方言。把事情確定下來。
1.猶敲骨吸髓。
1.語本《景德傳燈錄.菩提達磨》"昔人求道,敲骨取髓,刺血濟饑"◇比喻殘酷地剝削。
1.猶敲骨吸髓。
1.方言。比賽。
1.敲鐘擊磬。喻詩文聲調鏗鏘動聽。
1.見"敲金擊石"。
1.謂把話直接講明,不兜圏子。
1.猶推敲,琢磨。
2.猶敲詐。
1.敲詐。
2.見"敲搕"。
1.敲擊。鏗,撞擊。
1.方言。以地產賣于人,過若干時間要求加價稱"找價",屢找不已稱"敲菱殼"。
1.謂歡慶棕。
2.形容大造聲勢,大肆進行輿論宣揚。
1.謂大張旗鼓地活動。
1.叩門。
2.古代婚儀中的納采。
1.同"敲門磚"。
比喻謀求名利的初步工具,一達目的,即可拋棄清朝人稱八股文為敲門磚”,因為得到功名,就如打開了門,磚即無用|讀書是一輩子的事,不能把它當作敲門磚。
1.猶敲剝。
1.謂宰殺牲畜。
1.敲擊,拍打。
1.亦作"敲榜"。
2.笞打。
3.指刑杖。
1.同"敲碁"。
也作敲撲”。鞭笞的刑具執敲樸以鞭笞天下。也指鞭笞吾不忍民之死于敲撲也|受其敲撲而不知痛。
1.亦作"敲棋"。
2.著圍棋。以每一舉棋必斟酌推敲之,故云。
1.謂羲和御日車,鞭之使快行。
1.方言。槍斃。
1.見"敲山振虎"。
1.敲擊火石以取火。
2.喻時光短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