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清代官署名。順治二年始設;乾隆七年隸刑部。掌修法令,刊定條式頒行。每經五年匯輯編排,稱小修;滿十年,重新補充刪減,定為憲典,頒行全國,稱大修。此外,兼掌稽核各司案件。參閱《清史稿.職官志一》。
1.猶砽砽。勤勞貌。
1.敗家子。
1.洞穴。
1.見"窟祑子"。
1.見"窟祑子"。
1.形容行動遲緩。
1.窟窿。
1.洞;孔。
2.漏洞;破綻。
1.方言。比喻困難危險的路。
小窟窿;小孔這塊木頭上有好些蟲蛀的~。
1.窟窿。
1.洞;孔。
1.窟窿;洞。
1.地下的泉水。
1.地下室。
2.春秋鄭伯有為窟室﹐徹夜飲酒歡娛﹐后借指暢飲歡娛之所。
1.指寄托或藏身之所。
1.方言。屁股。
1.巖穴。
1.喻指心眼。
巢穴,多指盜匪盤踞的地方。
1.亦作"窟磊子"。亦作"窟儡子"。
2.即傀儡子。木偶戲。
1.物自洞中欲出貌。
1.無皮肉毛發的全副死人骨骼或頭骨。
2.泛指尸骨。
3.比喻瘦成皮包骨的人。
4.借指鬼魂。
1.我國古代吐蕃部落之一。分布于云南附近,后來逐漸移居云南。
1.酷愛,極愛。
2.佛教語。煩惱與愛欲。
1.佛教語。謂貪欲乃諸苦之根本。語出《法華經.方便品》"諸苦所因,貪欲為本。"
1.亦稱"苦荬"。
2.越年生菊科植物。春夏間開花。莖空,葉呈鋸形,有白汁。莖葉嫩時均可食,略帶苦味,故名。
長篇小說。馮德英作。1958年發表。抗日戰爭時期,貧農馮大娘的丈夫被地主逼死,大兒子被迫離家。大娘拖兒帶女,艱難度日。但她支持大女兒參加游擊隊,二女兒參加民兵,又送二兒子參加八路軍◇得知早已參加八路軍的大兒子壯烈犧牲,她強抑悲痛,參加反掃蕩”斗爭,并親手打死了漢奸。
1.植物名。落葉亞灌木,羽狀復葉,小葉卵狀橢圓形,總狀花序,花冠淡黃色。根入藥,有清熱解毒等作用。
1.在艱難困苦中堅守的節操。
1.藥草名。茅蒲類植物,生湖澤中,能治婦科病。
1.即苦荼。茶字后出,唐陸羽始用之。
艱苦的差事;沒有什么好處可得的差事出了一趟~。
1.暈車。謂乘車時有暈眩嘔吐等感覺。
所受的痛苦這些~,向誰去說?
1.暈船。謂乘船時有暈眩嘔吐等感覺。
1.指春季里青黃不接﹑生活困苦的時候。
1.忠言,逆耳之言。
2.堅決辭讓。
3.再三陳說。
1.哀痛的心情。
1.指勞動人民遭受階級剝削﹑壓迫的苦情極大,對剝削階級的仇恨極深。
1.猶虐待。
1.謂生計貧困清苦。
2.指情性淡泊。
1.猶苦言,忠言。
2.憂傷悲涼的聲調。
‘政變’的音譯。[法coup d’︶tat]
1.艱苦戰斗;在艱困中奮斗。
1.痛苦;苦難。
2.痛恨。
1.苦難,災厄。
1.猶苦窳。謂質粗劣,不堅致。
1.不避艱辛,盡力工作。
刻苦的功夫語言這東西不是隨便可以學好的,非下~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