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懸掛在靈堂的帷幕。
1.帷幕。
1.帳幕。
2.指車帷。
1.即帷帽。
1.亦作"幃幕"。
2.帷幔;帳子。
1.帷屏。亦借指寢息之所。
1.指有帷幔的柩車。
1.車旁的帷幔。
1.張掛帷幔的內室。
1.猶閨閣。引申指淑女。
1.帷幔,帳幕。
2.指內庭;內室。
音樂學家。四川溫江人。1914年入北京中國大學攻讀法律。1918年參與創建少年中國學會”。1920年赴德國學習政治經濟學。1927年入柏林大學專攻音樂學。1934年獲波恩大學博士學位。是中國民族音樂學的先驅,曾以比較音樂學的方法研究東西方音樂,整理中國古代音樂史料和介紹西洋音樂知識。有論著《東西樂制之研究》、《東方民族之音樂》、《中國音樂史》、《西洋音樂史綱要》等。
1.王朝的秩序,制度。
詩歌。李季作。1946年發表。土地革命在三邊地區獲得成功后,相愛已久的王貴與李香香終于結婚。但游擊隊轉移后,惡霸地主崔二爺抓走了王貴,并逼李香香改嫁。游擊隊打回后,活捉崔二爺,王貴與李香香重逢。作品采用陜北信天游形式以及比興手法,塑造了敢于反抗、爭取自由幸福的青年形象。
①以國王為國家元首的君主國。當代的王國多為實行君主立憲制的資本主義國家,如英國、丹麥、荷蘭、瑞典等王國。②借喻相對獨立的一定的領域或范疇自由王國|在解析數論的王國里,探索隱微。
近代學者。字靜安,一字伯隅,號觀堂、永觀,浙江海寧人。早年研究文學、哲學,受德國康德、叔本華、尼采等影響◇在通州、蘇州任教。1906年入北京任學部總務司行走。1925年任清華大學文學研究院教授。在哲學、文學、史學、文字學、考古學等方面均有卓越成就。所作《人間詞話》為重要的詞學批評著作。著有《紅樓夢評論》、《宋元戲曲史》等。有《海寧王靜安先生遺書》、《觀堂集林》。
1.帝王的名號,稱號。
1.晉王愷與何曾的并稱。二人皆以奢侈名世。
2.三國魏王弼與何晏的并稱。
1.天子勃然震怒貌。語本《詩·大雅·皇矣》"王赫斯怒,爰整其旅。"鄭玄箋"文王赫然與其群臣盡怒。"
吉林長春人。1950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5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上海國棉十七廠保衛干事。文化大革命”開始后,成為上海工人革命造反總司令部”主要負責人◇任上海市革委會副主任、中共中央副主席,與江青、張春橋、姚文元結成四人幫”,陰謀篡奪黨和國家的最高權力。1977年中共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永遠開除其黨籍,并撤銷其黨內外一切職務。1981年被最高人民法院特別法庭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
京劇演員。藝名三麻子,安徽懷寧人(一說江蘇南通人)。出身徽班,演文武老生。長期在上海演出。擅演關羽戲(紅生戲),所塑造的關羽形象莊嚴威武,為后人所宗法。擅演劇目還有《徐策跑城》、《掃松下書》等。
1.謂天子與諸侯◇多指王爵與侯爵,或泛指顯貴者。
1.泛指貴族子弟。
1.《舊唐書·文苑傳上·楊炯》"炯與王勃﹑盧照鄰﹑駱賓王以文詞齊名,海內稱為王﹑楊﹑盧﹑駱,亦號為'四杰'。焝聞之,謂人曰'吾愧在盧前,恥居王后。'當時議者,亦以為然。"后以"王后盧前"指詩文齊名。
1.天子的教化。
1.大蛇。
1.舊時諸侯﹑四夷或藩屬朝貢天子的聚會。語本《逸周書.王會》"成周孚|,墠上張赤帟陰羽。"孔晁注"王城既成,大會諸侯四夷也。"
1.圖冊名。唐代畫家閻立本所繪的四夷朝會圖。《舊唐書.南蠻西南蠻傳.東謝蠻》"貞觀三年,元深入朝,冠烏熊皮冠,若今之髦頭,以金銀絡額,身披毛帔,韋皮行縢而著履。中書侍鄌顏師古奏言'昔周武王時,天下太平,遠國歸款,周史乃書其事為《王會篇》。今萬國來朝,至于此輩章服,實可圖寫,今請撰為《王會圖》'。從之。"后用以泛指朝會。
1.植物名。即地膚,也稱王帚﹑落帚。
1.朝廷的政事。
1.亦作"王跡"。
2.帝王之功業。
1.指周朝天子的女兒。周,姬姓,故稱王姬。《詩.召南.何彼襛矣序》"何彼襛矣,美王姬也。"陸德明釋文"王姬,武王女,姬,周姓也。"后世亦以稱帝王或諸侯之女。
1.帝王或諸侯的基業。
2.建立帝業的基礎。
唐代詩人。字無功,號東皋子,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曾任六合縣丞。唐時官至太樂丞,后棄官還鄉。詩風樸素自然。有《野望》等名篇◇人輯有《東皋子集》、《王無功集》。
1.古指王城周圍千里的地域。
2.泛指帝京。
1.皇極。指天子據以治國的大中之道。
1.棘之堅善者。
戲曲史家、理論家。原名起,浙江永嘉人。1929年畢業于南京中央大學。長期在大學任教。歷任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系主任。著有《西廂五劇注》、《玉輪軒曲論》、《王季思詩詞錄》等。
1.《晉書·王濟傳》"濟善解馬性,嘗乘一馬,著連干鄣泥,前有水,終不肯渡。濟云'此必是惜鄣泥。'使人解去,便渡。故杜預謂濟有馬癖。"后因謂熟習馬性為"王濟癖"。參閱宋無名氏《釋常談·王濟之癖》。
金代文學家。字元老,薊州玉田(今屬河北)人。天德年間進士。官至中都路都轉運使。有《拙軒集》,已佚,清人有輯本。
明代戲曲作家、曲論家。字伯良、伯駿,號方諸生、秦樓外史,會稽(今浙江紹興)人。徐渭的學生。所著《曲律》為古代重要的曲論著作。另作有傳奇《題紅記》等。
1.猶王室,王朝,朝廷。
2.王侯之家。
1.唐初王福疇之子勔﹑勮﹑勃﹑勸等皆有文才,福疇嘗向韓思彥夸贊諸子,思彥戲曰"武子有馬癖,君有譽兒癖,王家癖何多邪"事見《新唐書.文藝傳上.王勃》◇用為長輩喜愛稱譽子弟的典實。
1.王者的車駕。
2.指王者。
1.南朝王儉字仲寶,幼篤學,手不釋卷。二十八歲遷齊尚書右仆射,領吏部,尋改封南昌縣公。見《南史·王儉傳》后以"王儉拜公"指謂少年得志。
1.即王爾。古巧匠名。"繭"古作"蠒",與"爾"形近致訛。
1.戰國時秦將王翦率六十萬人伐楚,秦王送至灞上。臨別,翦請美田宅園池甚眾。既至關,又五度遣使請善田。人或責其乞請太過,翦曰"不然。夫秦王恑而不信人,今空秦國甲士而專委于我,我不多請田宅為子孫業以自堅,顧令秦王坐而疑我邪?"事見《史記·白起王翦列傳》◇用為大臣自污以保身的典實。
唐代詩人。字仲初,潁川(今河南許昌)人。大歷年間進士。曾任陜州司馬。擅長樂府,與張籍齊名,并稱張王樂府”。又有《宮詞》一百首,影響較大。有《王司馬集》。
又稱蜂乳”。工蜂上顎腺分泌的一種白色乳漿。養蜂的主要產品之一。其成分復雜,是高級營養補品,也可用于治療某些疾病。
詩歌。朱湘作。1927年發表。取材于明代話本《今古奇觀·王嬌鸞百年長恨》。原故事敘寫周廷章短行薄情,背信棄義,王嬌鸞賢惠堅貞,殉情報冤。詩作則以王嬌的遭遇為線索,描寫因封建門第觀念而造成的愛情悲劇。全詩格律嚴謹而富于變化,并運用多種手段刻畫人物心理。
1.王者的教化。
2.王者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