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淫亂放蕩。失,泆。
1.指大禹因哀憐罪人而哭泣。語本漢劉向《說苑.君道》"禹出見罪人,下車問而泣之。"
1.竊竊私語貌。
2.毀謗,進饞。
1.友好;親愛。
1.古族名。敕勒諸部之一﹐隋唐時居焉耆西北。貞觀六年(公元632年)歸唐。徙甘涼間◇北徙烏特勤山(今杭愛山東支)。
2.復姓。唐代有契苾何力。見《通志.氏族五》。
1.歌名。
1.古族名。即契苾。
1.謂刻臂瀝血。古代南方少數民族表示結盟的儀式。
1.評定功績。
1.評定成績﹐擺出優點。
1.評價和估量。
1.品評審核。
1.評判衡量。
1.評議譏刺。
1.評定干部﹑職工在工資﹑待遇等方面的等級。
1.見"評點家"。
1.評論檢驗。
1.評論和推薦。
1.評議贊美。
2.通過評比﹐對成績優良的給予獎勵。
1.評論介紹。
1.評論研究。
1.品酒。
1.評判決定。
1.評判處理。
2.評論是非曲直。
1.量度﹔估量。
2.評判衡量。
1.批評﹑議論。
2.批評﹑議論的文章。
3.斟酌﹐考慮。
4.商議﹔商量。
5.猶言商榷之處。
1.診脈。
1.評選模范。
分辨斷定勝負或優劣當場評判|評判優劣。
1.評議衡量。
1.品評賞鑒。
1.評判審核。
1.評論記載。
1.即評事。
1.職官名『置廷尉平﹐與廷尉正﹑廷尉監同掌決斷疑獄。魏晉改稱評﹐隋改為評事﹐屬大理寺。清末廢。北洋軍閥統治時期設平政院以理行政案件﹐其中亦設有評事。
1.評論解釋。
1.評論﹑敘述。
1.品評論說。
1.見"評頭品足"。
1.見"評頭品足"。
1.評劇。
1.評論校訂。
1.評定工資。
1.批評刑法。
2.判案﹐量刑。
1.評述。
1.品評篩選。
1.附有評論的作品選集。
1.經議論而評定﹔評論。
2.商討﹔商議。
1.評論的話。
1.閱覽評審。
1.以評論﹑贊美為主的一種文體。
2.評論贊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