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指白鹿洞。宋朱熹講學處。
1.古代一種離合解義的字謎游戲。
1.猶體驗。
2.猶體諒。
1.親近,獻媚。
1.一般指物體受熱時體積增大的現象。
1.指尸體。古人認為人死后魂氣上升而魄著于體,故稱。
2.偏指肉體。
3.體格和精力。
1.指詩文的體制格調。
2.指稟性﹐氣質。
3.指氣血或氣息。
4.指體質。
1.稟性和器度。
1.人和脊椎動物的內臟器官存在的空間,分為胸腔和腹腔兩部分。
1.指骨肉至親。
1.體會。
1.旨趣。
2.字體的風格。
1.躬行仁道。
通過親身體驗來認識反躬體認|遭遇使她體認了人間的溫暖。
1.形體顏色。指形貌。
1.身上。指日常隨身的。
1.體察。
1.稟性和器識。
1.調查核實。
1.體裁格式。
2.體制法度。
3.字體式樣。
1.亦作"體埶"。
2.形體態勢。
3.指詩文字畫的形體結構﹑氣勢風格。
4.猶情勢,形勢。
5.猶形狀,樣子。
1.依據天道,順應造化。
2.體貼和順。
1.謂紀律嚴肅。
1.人體的姿態;樣子。
又稱身體語言”。用身體動作來表達情感、交流信息、說明意向的溝通手段。包括姿態、手勢、面部表情和其他非語言手段。如點頭、搖頭、揮手、瞪眼等。常被認為是辨別說話人內心世界的主要根據。與文化背景有一定關系,如在印度,點頭表示不同意,搖頭表示同意。
1.體育界。
1.探訪;探聽。
1.依據天命。
揣度別人的心思或考慮別人的處境而細心關懷體貼入微|父母最體貼子女。
1.同"體貼入妙"。
2.形容關懷照顧得十分周到。
1.細心體會。
指體式、體制、規矩、定則等成何體統|體統齊整。
1.德性聲望。
2.偏指聲望。
體驗尋味細細體味詩句意境。
測量體溫的儀器。通常為一根內貯水銀的密封玻璃管,根據水銀受熱后膨脹的程度來表示體溫的高低。常用的刻度顯示有攝氏和華氏兩種。
1.探問。
1.全身沒有一塊完好的皮膚。
2.比喻被責罵得很厲害﹐或被批駁得一無是處。
1.同"體無完膚"。
1.生成萬物。
2.描述事物;摹狀事物。
1.體味領會。
1.體念而知其衷曲。
2.猶體恤。
1.體諒愛惜﹐多指上對下或長對幼而言。
1.依據,取法。
1.形體相貌。
1.仿照;象征。
2.謂有定體可以仿照。
1.貼心。
1.體現誠信。
2.親近信賴。
1.親自實行。
2.行事,事跡。
1.人或動物身體的形狀。也指機器等的形狀。
1.人體和畜體的類型。主要指各部分之間的比例。
1.身體。
2.稟性。
3.謂體悟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