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指商代的六大臣伊尹﹑伊陟﹑臣扈﹑巫咸﹑巫賢﹑甘盤。
2.指漢初的六反臣淮陰侯韓信﹑淮南王黥布﹑梁王彭越﹑韓王信﹑趙相貫高﹑代王陳豨。
3.指唐代注解《文選》的六臣李善﹑呂延濟(jì)﹑劉良﹑張銑﹑李周翰﹑呂向。
4.指唐末的六佞臣張文蔚﹑楊涉﹑薛貽矩﹑蘇循﹑張策﹑趙光逢。唐哀帝遜位于朱溫﹐張文蔚﹑蘇循分別為正副冊禮使,楊涉﹑張策分別為正副押傳國寶使﹐薛貽矩﹑趙光逢分別為正副押金寶使。見《新五代史.唐六臣傳序》。
1.寒冬的聲響,如風(fēng)聲﹑雨聲﹑鳥鳴聲等。
2.凄涼的聲音。
1.亦作"寒濕"。
2.寒冷潮濕。
1.寒冷的巖石。
2.即鹵堿。入中藥,味苦,性寒。主治大熱消渴等。
1.唐詩僧寒山和拾得的并稱。
節(jié)名,在清明前一天。古人從這一天起,三天不生火做飯,所以叫寒食。有的地區(qū)清明叫寒食。
1.古代藥名。服后宜吃冷食,故名。配劑中主要有紫石英﹑白石英﹑赤石脂﹑鐘乳石﹑硫磺等五種礦石,因又稱五石散。相傳其方始于漢代,魏晉南北朝名士服用此散,成為一時的風(fēng)氣。往往有服后殘廢致死的。
〈書〉貧窮的讀書人。
1.謂秋冬的物候。
2.過冬之事。
1.嚴(yán)寒的威力。
1.貧寒人家。
1.形容詩的風(fēng)格冷峻艱澀。
1.寒天生長的蔬菜;冬天食用的蔬菜。
1.即寒暑表。
1.寒天的樹木;冷清凋殘的樹林。詩文中常以襯托冷落與蕭條的環(huán)境氣氛。
1.貧寒的平民。
1.寒涼的激流。
1.寒冷的冰霜。
1.涼水。
2.常指清冷的河水。
1.因受寒而咳嗽。
1.寒風(fēng)。
1.指解凍時的流水。
2.指寒涼的冰。
1.寒天的寺院;寂寥冷落的寺院。
1.寒冬不凋的松樹。常用來比喻堅(jiān)貞的節(jié)操。
1.冷得可怕。
1.形容不安定,害怕。
1.喻指雪花。
1.嚴(yán)寒。
〈書〉①清貧家世~。②清貧的人拔擢~。③樸素;簡陋衣裝~。
1.見"寒粟"。
①形容窮苦讀書人的不大方的姿態(tài)~相丨~氣。②形容簡陋或過于儉樸而顯得不體面窮得太~了。
1.寒冷的歲月。
1.寒酸瑣碎。
1.嚴(yán)冬時生長的筍。
1.謂織布梭。狀家境的貧寒,或冷天猶織,故稱。
1.蓑衣。因用蔽雨雪,故稱。
1.寒冷抽縮。
1.《漢書.揚(yáng)雄傳上》"剖明月之珠胎。"顏師古注"珠在蛤中若懷妊然,故謂之胎也。"后以"寒胎"指珍珠。
1.寒涼的水潭。
1.寒冷的池塘。
1.秋后成熟的桃,如冬桃﹑霜桃等。
1.枯藤。
1.指御寒的綈袍。
1.冷天;冬天。
2.清冷的天空。
1.秋冬樹木的枝條。
1.寒蟬。蟬的一種。
1.冷清的廳堂。亦用以謙稱自己的家。
1.清寒冷落的小洲。
1.指銅鏡。
1.冷的煙囪。謂貧寒不能舉火,飲食不繼。
1.寒冬的野兔。
2.指秋月。傳說月中有玉兔,故稱。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xué)習(xí),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dān)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zé)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