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比喻文藝創作中刻劃人物的公式化傾向。
1.屯田所納的賦稅。
1.忠誠。
1.誠摯深厚。
1.憂愁貌。
1.誠摯。
1.猶豚拍。
1.旋花的別名。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七.旋花》。
1.比喻不肖之子。
1.謙詞。謙稱自己的兒子。
1.俗稱馬齒莧。
1.豬腿。
1.古代祭祀時解全牲為四足﹑一脊﹑二脅共七體。
1.豬肉和酒。泛指祭品。
1.即豚酒。
1.豬的前肢。
1.豬肋肉。一說,指豬腿。拍,同"髆"。
1.以野豬獠牙為佩帶飾物,以示勇武。語本《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雞,佩豭豚。"裴髎集解"冠以雄雞,佩以豭豚。二物皆勇,子路好勇,故冠帶之。"
1.小豬和老鼠。喻弱小者。
2.哺乳動物,身體像兔而較小,有須,耳短,前肢短,后肢長,無尾,毛白色帶黃色或黑色的斑。亦名天竺鼠,通稱荷蘭豬。
1.亦作"豚蹏"。
2.豬蹄子。
1.見"豚蹄"。
1.渾沌貌。
1.豬尾巴。辛亥革命前后對男子發辮的貶稱。
1.豬肋肉。
1.豚和魚。多比喻微賤之物。
2.河豚魚。
1.豬圈。
1.指作為食物的豬腿的最上部。俗稱蹄膀。
1.豬之子。《莊子.德充符》"仲尼曰'丘也嘗使于楚矣,適見豚子食于其死母者。'"一本作"?子"◇為自稱其子的謙詞。
1.古代兵車名。
1.豬臀部隆起處的肉。
1.魚類肛門后面的鰭。
1.猴類臀部的厚而堅韌的皮﹐紅色﹐不生毛。
1.刑罰名。用大荊條﹑大竹板或棍棒等抽擊人的臀部。
1.燒水用的薄鐵筒,形狀細長,可插入爐子的火口里,使水開得快。
2.猛子。游泳時頭朝下鉆到水里。
1.草木的新葉。
1.猶言承蒙厚愛。
1.復姓。同"拓跋"。北魏皇族的姓。
1.委托代筆。
1.謂靠別人的庇護。
2.舊時客套語。謂己方的幸福靠對方的庇護。
1.托身規避。
1.謂趁他人之便請求幫忙。
1.托背裝裱。
1.借口有病。
1.謂以錢財之事付托。
1.古代武器之一。
1.謂依托以生。
1.假稱﹔詭說。
1.憑借﹑承襲。
1.比喻得人援引。
1.謂充任文學侍從之臣。古代天子車駕出﹐文學侍從之臣陪乘后車侍宴游﹐備顧問﹐故稱。
1.受寵﹐承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