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收攏翅膀。指回歸。
1.謂噴灑如雨的泉水。
1.見"泉源"。
1.王子淵和揚子云的并稱。王褒,字子淵;揚雄,字子云。兩人皆為漢代有名的文學家。
1.水澤。
2.舊指九州之外,西方之地。
語出《離騷》荃不察余之中情兮?!避酰悴?,這里比喻國君◇以荃察”表示希望對方體諒自己的謙詞萬望荃察。
1.香草。古代常用以喻賢良的人。
1.魚笱和兔網。語本《莊子.外物》"荃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荃,一本作"筌"◇用"荃蹄"比喻為達到某種目的而使用的手段。
1.指君臣。荃,喻君。
1.泛指武術。
1.蕨芽。
1.多年生蓼科植物,葉尖長,有香氣,根卷曲似拳,可作香料。根莖皆供藥用。
1.即手槍。
1.拳局。
1.形容毆打兇狠。
1.指義和團。義和團又稱義和拳。
1.拳擊搏斗。
1.頭發卷曲。
1.拳擊的技法。
1.相傳漢武帝姬鉤弋趙倢伃兩手卷曲,漢武帝"自披之,手即時伸。由是得幸,號曰拳夫人。"事見《漢書.外戚傳上.孝武鉤弋趙倢伃》。
1.見"拳拳服膺"。
1.壯勇果斷。
1.對義和團反帝運動的誣稱。義和團又稱義和拳。
體育運動項目之一。運動員雙手戴拳套,用各種拳法和步法,擊打對方。以擊中對方的頭部、身體正面等規定部位為有效,并以擊倒對方為目標。被擊倒者在裁判員呼數至10”仍未站起,即為失??;如雙方均未被擊倒,則按有效打擊次數等評分決定勝負。運動員按體重劃分級別。比賽有業余和職業之分。
1.拳擊的技法。
1.屈膝下跪。
1.拳打腳踢。
2.指武術。
1.勇壯敏捷。
1.談拳術的文字;拳術。明戚繼光《紀效新書》有《拳經》篇。
1.亦作"拳局"。
2.局促不得舒展;屈曲。
1.佝僂。
1.拳法。
1.郁結不舒。
2.屈曲不伸。
1.猜枚的計數用具。
1.卷曲的毛發;毛發卷曲。
2.拳毛騧。亦泛指良馬。
1.駿馬名。
1.勇猛。
1.指義和團。
1.謂少小即生兒為母。
①內心不舍拳拳之意|拳拳服膺。②懇切誠摯拳拳的忠心。
1.誠懇信奉;衷心信服。
1.教授拳術或精于拳術的人。
1.指園林假山。
2.小石塊。
1.拳頭;拳術。
2.指擅長拳術的人。
3.卷手,縮手。
中國武術中徒手技法的總稱。以套路運動為主。由步型、步法、手型、手法、腿法、跳躍、平衡、跌撲、滾翻等技法組成套路。主要拳術有長拳、短拳、南拳、太極拳、形意拳、八卦拳、通背拳、螳螂拳等。
1.卷縮。
1.五指向內彎曲握攏的手。
1.在一方面或多方面占有特別優勢或顯得非常重要的產品。
1.見"拳頭上站的人,胳膊上走的馬"。
1.眼淚。
1.清涼寒冷。
2.指人的風神俊秀或心地清潔。
3.冷清;冷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