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仙宮。宮殿﹑道院的美稱。
1.淺絳色之裳。
1.夏之別名。
1.淺絳色和黑色。古代以為象征天地之色。
1.亦作"纁鴈"。
2.舊時婦以贄見姑之禮。
1.見"纁雁"。
1.《后漢書.逸民傳.嚴光》"﹝嚴光﹞少有高名,與光武同游學。及光武即位,乃變名姓,隱身不見。帝思其賢,乃令以物色訪之◇齊國上言'有一男子,披羊裘釣澤中。'帝疑其光,乃備安車玄纁,遣使聘之。三反而后至。"后因謂招聘隱士出仕為"纁招"。
1.猶和風。
1.酣醉貌。
2.謂天氣溫暖困人。
1.深黃透紅的顏色。
1.濃厚。
1.酣醉貌。
2.和悅貌。
1.醉飲,暢飲。
1.沉醉。
2.謂使人沉醉。
1.見"尋案"。
1.亦作"尋按"。
2.查考。
1.謂僅從表面現象追查人家的過失。瘢﹐皮膚斑痕。
1.猶言吹毛求疵。
1.猜測。
1.查究考察。
1.平時。
2.平常。
1.尋覓;尋找。
2.尋隙責備。
1.喻微小或微細之物。
1.尋隙為仇或故意作對。
1.游賞春景。
1.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任誕》"王子猷居山陰﹐夜大雪……忽憶戴安道。時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經宿方至﹐造門不前而返。人問其故﹐曰'吾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戴?'"后因稱訪友為"尋戴"。
1.思忖。
1.循著線索。
2.尋找事端。
1.自殺。
1.游賞美景。
2.喻狎妓。
1.訪求尋找。
1.追逐飛鳥。
1.尋事生非。
1.猶捕風捉影。喻說話做事毫無根據。
1.用斧。
1.動用刀兵。語出《左傳.昭公元年》"昔高辛氏有二子﹐伯曰閼伯﹐季曰實沈﹐居于曠林﹐不相能也﹐日尋干戈﹐以相征討。"杜預注"尋﹐用也。"
1.猶斬草除根。
1.亦作"尋根問底"。
2.尋求和追究事物的根底。
1.見"尋根究底"。
1.謂講求音律。
1.尋幽探勝﹐游山玩水。語出晉陶潛《歸去來辭》"既窈窕以尋壑﹐亦崎嶇而經丘。"
1.出游賞花。
2.喻狎妓。
1.亦作"尋花覓柳"。
2.游賞風景。語本唐杜甫《嚴中丞枉駕見過》詩"元戎小隊出郊坰﹐問柳尋花到野亭。"
3.喻狎妓。
1.尋求歡樂。指追逐異性。
1.追求享樂放縱的生活。
1.循環。
1.尋找機會。
1.猶尋訪。
1.搜討;查檢。
1.找到。
1.追逐日影。形容速度極快。景﹐"影"的古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