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唐代首都長安的橫街和朱雀大街的合稱♂街北側(cè)是宮城,為皇室所居﹑宮廷所在,南側(cè)是皇城,為百官署衙所在。朱雀大街縱貫全城,在皇城的一段稱承天門街(又稱"天街")。(1)指朝廷和官署所在。《新唐書.李德裕傳》"又罷京兆筑沙堤﹑兩街上朝衛(wèi)兵。"(2)泛指權(quán)貴和士大夫所居之繁華處所。唐李洞《贈三惠大師》詩"詔落五天開夏講,兩街人競禮長眉。"唐孫棨《序》"然率多膏粱子弟,平進歲不及三數(shù)人,由是仆馬豪華,宴游崇侈,以同年俊少者為兩街探花使,鼓扇輕浮,仍歲滋甚。"宋楊萬里《迓使客夜歸》詩"水與天爭一輪月,市聲人語兩街燈。"亦借指權(quán)貴士大夫。
2.《續(xù)資治通鑒.宋太宗太平興國八年》"是歲,賜譯經(jīng)院額曰'傳法'。令兩街選童子五十人,就院習梵學﹑梵字。"(3)借指長安。《資治通鑒.唐懿宗咸通四年》"夏,四月,己亥朔,敕于兩街四寺各置戒壇,度人三七日。上佛太過,怠于政事,嘗于咸泰殿筑壇為內(nèi)寺尼受戒,兩街僧尼皆入預。"參閱清徐松《唐兩京城坊考》。
1.云露。
1.指高山上的小路。
2.云中之路﹐上天之路。
3.青云之路。喻仕宦之途。
1.天門。
1.人名。相傳為舜的女兒。
1.太空。
1.云氣。
1.上天的通途。
2.比喻高位。
天地。多形容差距極大霄壤之別。
1.高山上的道路。
1.日沒以后或日出前的云氣。語出《楚辭.遠游》﹕"餐六氣而飲沆瀣兮﹐漱正陽而含朝霞。"王逸注﹕"《陵陽子明經(jīng)》言﹕春食朝霞。朝霞者﹐日始欲出赤黃氣也。秋食淪陰。淪陰者﹐日沒以后赤黃氣也。冬飲沆瀣。沆瀣者﹐北方夜半氣也。夏食正陽。正陽者﹐南方日中氣也。"
2.借指太空。
1.高聳入云的山峰。
1.高入云霄的山崖。
1.據(jù)《呂氏春秋.具備》載﹐春秋時孔子弟子宓子賤治亶父(今山東省單縣)﹐體圣人之化﹐三年﹐夜間捕魚的人能將所得小魚重歸水中◇因以"霄魚垂化"來稱贊官吏的德政。
1.天地之間。
1.猶霄壤。比喻相去極遠。
1.天空﹐高空。
1.高空的月亮。
1.高入云霄的山。
1.云氣中的高峰。
1.猶魑魅。
1.鬼怪。
1.猶魈鬼。
1.亦作"蟰蛸"。
2.蜘蛛的一種﹐腳很長。通稱蟢子。
1.形容呼嘯的風聲。
1.編造與事實相違的罪名去加害于人。
1.盛烈貌。
1.叫囂。
1.猶囂塵,紛擾的塵世。
1.眾口謗議。
1.形容輿論嘩然而猛烈。
1.喧鬧鄙俗。
1.浮薄。
2.微薄。
1.喧擾嘈雜。
1.喧囂的讒言。
1.亦作"囂塵"。
2.喧鬧揚塵。
3.指紛擾的塵世。
1.喧擾動蕩。
1.喧騰騷動。
1.喧嚷褻瀆。
1.眾口謗怨。
1.囂然。形容聲音大。
1.喧鬧煩雜。
1.喧鬧繁雜。
1.喧嚷紛擾。
1.喧鬧的塵俗氣氛。
1.謂喧嚷干進之風。
1.指喧擾浮薄的塵世。
2.虛浮不實。
1.猶囂塵。
1.喧囂聒噪。
1.猶強悍。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