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謂毛零落。泠,通"零"。
1.漢末許汜遭亂過下邳,見陳登,登輕視汜,自上大床臥,使汜臥下床◇汜以此事告劉備,備曰"君求田問舍,言無所采,是元龍(陳登之字)所諱也,何緣當(dāng)與君語?如小人,欲臥百尺樓上,臥君于地,何但上下床之間邪?"見《三國志.魏志.陳登傳》◇因以"上下床"喻高低懸殊。
1.謂上下融洽。
1.清雍正十三年規(guī)定征收田賦,分上下二期。上期從農(nóng)歷二月開征,五月截止,叫"上忙"。下期從八月接征,十一月截止,叫"下忙"∠稱"上下忙"。參閱《清文獻(xiàn)通考.田賦考三》。
1.《切韻》﹑《廣韻》﹑《集韻》等韻書按平﹑上﹑去﹑入四聲編排,上﹑去﹑入各為一卷,平聲因字多,又分為上平聲和下平聲兩卷,簡稱"上下平"。參閱清陳澧《切韻考》。
語出《左傳·襄公二十六年》。公元前547年,楚國進(jìn)攻鄭國,穿封戌俘虜了鄭國守將皇頡,王子圍要爭功,請伯州犁裁處。伯州犁叫皇頡作證,有意偏袒王子圍,將手向上一指暗示皇頡說他是王子圍,是楚王尊貴的弟弟。”又用手向下一指說此人是穿封戌,他是方城外一個(gè)縣的長官。你到底是被誰抓獲的?”皇頡回答我是遇見了王子圍,打不過他,因而被他擒獲的。”后因以上下其手”指暗中玩弄手法,串通作弊。
1.舊時(shí)稱姑婿與侄婿為"上下同門"。
1.上下一心。
1.上下有共同的愿望,謂眾心齊一。
1.謂文章中與某一文句相連的前文和后文。
1.上級與下級思想愿望完全一致。
1.天上的神仙。
2.道家所傳說的"九仙"中品級最高者。
1.方言。猶言起初。
1.亦作"上仙"。
2.成仙;登仙。
3.死亡的婉詞。多指帝王。
4.道家分天上仙人為九等,第一等為上仙。
發(fā)生于新月以后的月相。月球在太陽之東90°時(shí),在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西邊的一半(右半圓)。發(fā)生在夏歷每月初七或初八。
1.推崇有德才的人。上,通"尚"。
2.德才超著的人。
3.謂德才超人。
1.意謂漢德浩蕩,等同五帝,而居三王之上。或謂漢德不及五帝而勝于三王。《史記.司馬相如列傳》"方將增泰山之封﹐加梁父之事﹐鳴和鸞﹐揚(yáng)樂頌﹐上咸五﹐下登三。"裴髎集解引韋昭曰"咸同于五帝﹐登三王之上。"司馬貞索隱引李奇曰"五帝之德﹐漢比為減;三王之德﹐漢出其上。故云'減五登三'也。"后引作"上咸五﹐下尊三"﹐用以形容自命不凡﹐目空一切。
1.時(shí)間最早或數(shù)量最大的限度。與"下限"相對。
1.猶上法。謂準(zhǔn)上以為法。
2.指上司。
1.天子舉行大典時(shí),主持禮儀的官員。
2.對宰相的尊稱。
3.泛稱大臣。
4.宋代稱居首位的宰相。
5.星名。
1.猶上駕。馬之最良者。《詩.鄭風(fēng).大叔于田》"兩服上襄,兩驂雁行。"鄭玄箋"襄,駕也,上駕者,言為眾馬之最良也。"一說,猶言前駕。王引之《經(jīng)義述聞.毛詩上》"上者,前也,上襄猶言前駕,謂并駕于車前。"
1.舊時(shí)屬下備文向上司呈報(bào)叫"上詳"。
1.古代的大學(xué)。
1.謂鳳鳥飛鳴于空中。
2.指飛升。
1.前述事項(xiàng)。
1.效法于上。
2.軍銜,校官的一級,高于中校。
1.漢樂府《鐃歌》篇名,以第一句"上邪"二字而名。上,指天;邪,通"耶",語氣詞。上邪,猶言天啊,即指天為誓的意思。
1.將鞋幫﹑鞋底縫在一起。
1.君心。
1.農(nóng)歷每月上旬的辛日。
1.指七﹑八月東北信風(fēng)。
1.重刑;極刑。
1.上升。
2.謂君上的行事。
3.指上級的指示或命令。
4.官府文書由下級致上級稱上行。
5.從下游向上游行駛。 6.我國鐵路部門規(guī)定,列車在干線上朝著首都方向行駛,在支線上朝著連接干線的車站行駛,皆謂之"上行"。上行列車編號用偶數(shù),如14次,82次,104次等。
1.指明清時(shí)下屬謁見上司或?qū)W生晉見老師所用的名帖。
1.即上廳行首。官妓班首的稱謂。亦泛指名妓。
上頭的人怎樣做,下面的人就照著怎樣做(多指壞事)干部要嚴(yán)于律己,不要有失當(dāng)?shù)男袨椋悦馍闲邢滦В斐刹涣嫉挠绊憽?/p>
1.大姓,指望族的姓氏。
2.問人姓氏的敬詞,猶言貴姓。
1.猶上庠。古代國家設(shè)立的大學(xué)。
1.上天。
2.道家稱人的心臟為上玄。
1.精選出來的上等品。
2.遴選,鹽。
1.最好的學(xué)習(xí)。
2.指古之上庠或太學(xué)。
1.同"上蕁"。
1.十日為旬。每月第一日至第十日為上旬。
1.進(jìn)呈言辭。
1.向上燃燒。
2.指邪火上升。
1.猶言入眼。用在看﹑瞧等動詞后面,表示合意。
1.演出;放映。
1.呈報(bào)朝廷,請求定案。
1.謂天上的陽氣。
2.唐宮名。
1.唐新樂府曲名。此題系李紳首創(chuàng),原詩久佚。白居易曾作《上陽白發(fā)人》,序云"天寶五載已后,楊貴妃專寵,后宮人無復(fù)進(jìn)幸矣,六宮有美色者,輒置別所,上陽其一也。貞元中尚存焉。"按,詩題一本作"上陽人"。又元稹亦有《上陽白發(fā)人》詩。皆傷宮女之苦。
1.唐宮名,高宗時(shí)建于洛陽。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xué)習(xí),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gè)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dān)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zé)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