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對詩人的尊稱。
在內蒙古自治區北部。1966年設市。人口13萬(1995年)。集二鐵路終點,出國境與蒙古鐵路相接。為中蒙邊境的重要城市。
1.古代指官俸以外的兩項津貼。
1.指牽牛﹑織女二星。
1.指前﹑后漢開國之君劉邦﹑劉秀。
2.指隋經學家劉炫﹑劉焯。
3.指漢劉向﹑劉歆父子。
4.指明劉鈗﹑劉棨。
5.指清劉寶楠﹑劉文淇。
1.猶言次等,二等。
1.亦作"二流大掛"。
2.方言。懶懶散散,流里流氣。
1.指隋柳機與柳昂。
1.指晉陸機﹑陸云兄弟。
2.指南朝陳陸瑜﹑陸琰。
3.指南宋陸九齡﹑陸九淵兄弟。
4.指宋陸佃陸傳兄弟。
長篇小說。老舍作。1929年發表。馬則仁攜子馬威從北京來到倫敦。房東溫都太太愛上了馬則仁◇兩人在選購訂婚戒指時,店員對馬則仁的嘲弄,使溫都太太打消了結婚的念頭◇馬則仁在一部影片中扮演一個丑惡的角色,引起在倫敦的中國人的憤懣。馬威厭惡父親的所為,離開倫敦回國。
1.指煙管與貯煙筒分開的水煙袋。加底座把煙管與貯煙筒聯為一體。
1.方言。馬虎的人。
1.方言。猶言馬馬虎虎。
〈書〉①花白的頭發。②指頭發花白的老人。
1.清末稱信天主教或為洋人辦事的中國人。
2.方言。兩歲的羊。
3.方言。女人的一種發型,發梢在耳垂以下肩膀以上。
(較大的院落等)大門里面的一道總的門。
1.謂親上加親。
1.比喻居于次要地位的人。
1.指宋代米芾及長子米友仁。父子均以書法繪畫聞名。
從一條直線出發的兩個半平面所組成的圖形。這條直線稱為二面角的棱,半平面稱為二面角的面。以二面角棱上任意一點為端點,在兩個面內分別作垂直于棱的兩條射線,它們所組成的角稱為二面角的平面角。二面角的大小,可用它的平面角來度量。
1.稱同時以才藝著名的二人。(1)指晉衛瓘﹑索靖?!稌x書.衛瓘傳》"瓘學問深博,明習文藝,與尚書郎敦煌索靖俱善草書,時人號為'一臺二妙'。"(2)指唐韋維﹑宋之問?!缎绿茣f維傳》"﹝韋維﹞遷戶部郎中,善裁剖,時員外宋之問善詩,故時稱'戶部二妙'。"(3)指宋艾淑﹑陳容。元夏文彥《圖繪寶鑒》卷四"﹝艾淑﹞善畫竹,與陳所翁同舍畫龍,俱得名,時稱六館二妙。"(4)指金段克己段成己《四庫全書總目.總集類三.二妙集》"金段克己段成己詩集也……初,克己成己均早以文章擅名,金尚書趙秉文嘗目之曰二妙,故其合編詩集,即以是名。"
2.稱自己推重的二人。
第二個手指頭;食指。
1.即食指。又稱二拇指。
1.指白柰與赤柰。柰,即花紅。
種子萌發的當年只長出根和葉子,次年才開花結實,然后死亡的,如蘿卜、白菜、洋蔥等植物都是二年生的。
1.《初刻拍案驚奇》與《二刻拍案驚奇》的合稱。
1923年京漢鐵路工人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舉行的反帝、反軍閥的政治罷工。2月7日,軍閥吳佩孚在漢口、長辛店等地鎮壓罷工工人,造成流血慘案,所以這次罷工叫二七大罷工。
1.指陰﹑陽。
2.二節氣。
1.陜西省周至縣(原眛厔縣)的別名。眛,水曲;厔,山曲,故又名"二曲"。
2.清初學者李飆的別號。飆為周至人,自署曰二曲土室病夫,學者稱二曲先生。
1.指無錫惠泉。因其有天下第二泉之稱,故名。
1.見"二人轉"。
①流行于內蒙古自治區的一種曲藝,用笛子、四胡、揚琴等樂器伴奏,由二人對唱對舞。②由曲藝二人臺發展而成的地方戲曲劇種。
①流行于黑龍江、吉林、遼寧一帶的曲藝,用板胡、嗩吶等樂器伴奏,一般由二人舞蹈說唱。②由曲藝二人轉發展而成的地方戲曲劇種。
1.指晉阮籍與侄咸。二人均為竹林七賢之一。
1.猶言斑白。
2.指喜﹑慍之色。
3.猶兩種,兩樣。
4.舊時指置妾或有外遇。
1.見"二稚"。
1.謂說話當面一套,背后一套。
見〖第二審〗。
1.七音中的變宮﹑變征。
1.小羊和雁(鵝)。
1.見"二圣環"。
1.指中書省﹑尚書省。
1.指左師﹑右師。春秋宋鄉里之官。
2.左右翼軍隊。
3.指殷少師比干和父師箕子。
1.即二十八宿。
我國古代天文學家把天空中可見的星分成二十八組,叫做二十八宿,東西南北四方各七宿。東方蒼龍七宿是角、亢、氐(dī)、房、心、尾、箕;北方玄武七宿是斗、牛、女、虛、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是奎、婁、胃、昴(mǎo)、畢、觜(zī)、參(shēn);南方朱雀七宿是井、鬼、柳、星、張、翼、軫(zhěn)。印度、波斯、阿拉伯古代也有類似我國二十八宿的說法。
1.比喻盲目地工作。
1.見"閉門卻掃"。
商店、市場等停止營業。
1.謂關閉鋪子,停止營業。
①自然科學上指某個系統與外界隔絕,不相聯系。②醫學上舊指瓣膜等嚴密合攏大動脈~不全。
1.宋代譯經院翻譯新經后的一種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