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謂善于言辭。
1.亦作"甕精"。
2.對嗜酒者的譏稱。猶酒鬼。
1.酒甕中生的一種小蟲。《莊子.田子方》"孔子出﹐以告顏回曰'丘之于道也﹐其猶醯雞與!微夫子之發(fā)吾覆也﹐吾不知天地之大全也。'"郭象注"醯雞者甕中之蠛蠓。"后以"甕里醯雞"喻見識淺陋的人。
1.月城的門。
1.晉畢卓嗜酒,常醉眠于甕側(cè)。事見《晉書》本傳◇以"甕眠"稱醉眠。
1.指酒。
1.亦作"甕器"。
2.甕類容器。
1.亦作"甕人"。
2.古代對黑人的稱呼。
1.形容聲音粗大低沉。
1.妄想。
1.甕中所觀的天。謂局促在極狹小的地方,識見短淺。
1.自甕窺天,以瓢測海。喻識見短淺。
1.穿井用薄皮蒙甕口置于井中,可聽地下遠處音響,以防敵人挖掘地道,謂之"甕聽"。
1.酒甕的口。
2.剛釀成的酒。
1.亦作"甕頭春"。
2.初熟酒。一說,酒名。
3.泛指好酒。
1.即甕頭春。
1.即甕頭春。
1.指好酒。
1.泛指陶器。
1.謂醉于酒甕下。
1.猶泛濫。
1.陶制容器,口小腹大。《方言》第五"自關(guān)而東﹐趙魏之郊謂之甕﹐或謂之罌。"
用破甕做的窗戶。指貧窮人家甕牖繩樞之子,fd42Aブ人。
1.見"甕牖繩樞"。
1.用破甕口作窗戶,用繩子縛著門樞。指房屋簡陋,家境貧窮。
1.比喻已在掌握之中﹑無法脫逃之物。
1.陶制盛器。
也稱b07d2恕薄K壯瓶招牟恕薄K子葉植物,旋花科。一年生草本。莖蔓生,中空。葉長心臟形。花漏斗狀,白色或淡紫色。原產(chǎn)中國,主要分布在長江以南地區(qū)。嫩莖葉可作蔬菜。全草和根入藥,能清熱涼血。
1.撈錢。
1.鞭打。
1.毆打。
1.《東觀漢記.第五倫傳》"嘗見上曰;'聞卿為吏﹐撾妻父﹐不過從兄飯﹐寧有之邪?'對曰'臣三娶妻﹐皆無父。'"亦見《后漢書.第五倫傳》◇因以"撾婦翁"為無故受人誹謗的典故。
1.擊鼓。
2.特指擊登聞鼓。
1.抓竅門。
1.敲門。
1.抓破;毆打。
1.鞭撻。
1.鞭打。
1.紆回歷遠貌。
1.日本舊時所制的佩刀,以鋒利著稱。我國古代稱之為日本刀,又稱倭刀。
2.青狐皮的別名。
1.日本出產(chǎn)的一種緞子。
1.見"倭墮髻"。
1.亦作"倭?髻"。
2.古代婦女的一種發(fā)式,發(fā)髻向額前俯偃。
1.方言。南瓜。一年生草本植物,莖蔓生。亦指這種植物的果實。
1.我國古代對日本的稱呼。
14-16世紀劫掠中國沿海地區(qū)的日本海盜。在日本國內(nèi)混戰(zhàn)中失敗的武士,流為浪人,到海上走私、搶劫。16世紀中葉時最為猖獗,中國江、浙、閩受害最大。沿海人民奮起抗倭,明將譚綸、戚繼光、俞大猷等征戰(zhàn)多年,至16世紀60年代中才平定倭患。
1.古代傳說中的丑女。
1.鰒魚。
1.日本女子。
1.我國史書中日本的古稱。
2.對倭寇﹑日本侵略者的蔑稱。
3.倭人之奴,漢奸。
1.我國古代對日本人的稱呼。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xué)習(xí),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