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謂喜開玩笑。
1.亦作"麄生"。
2.粗澀生硬。
1.粗劣的飯菜。
1.亦作"麄使"。
2.指干粗活的人。
1.亦作"麄事"。
2.粗簡的事務。
1.見"麤痚"。
1.見"麤痚"。
1.粗略概括。
1.一種最重的喪服。用最粗的麻布制成。
1.亦作"麄俗"。
2.粗野庸俗。
3.指詩文粗鄙通俗。
1.亦作"麄通"。
2.略微懂得一些。
1.粗鄙。
1.粗糙而有裂痕。
1.簡陋的房子。
1.粗率動武。
1.亦作"麄物"。
2.粗陋的物品。
1.佛教語。謂總相﹑別相﹑同相﹑異相﹑成相﹑壞相,總稱"麤相"。
1.亦作"麤疏"。亦作"麤踈"。亦作"麄痚"。亦作"麄踈"。亦作"麄疏"。
2.粗忽疏慢。
3.粗糙;不精密。
4.謂才識疏略寡陋。
5.形容聲音粗沉而不連續。
1.亦作"麄屑"。
2.粗大的屑粒。
1.遠行。
1.謂不清晰的物形,僅具輪廓。
1.粗獷雄健。
1.粗糙的麻繩。
1.粗惡的話;粗俗的話。
1.亦作"麄衣"。
2.粗布衣服。
1.亦作"麄易"。
2.粗魯輕率。
1.亦作"麄硬"。
2.粗大而又不靈便。
3.粗糙僵硬。
1.指武將被任用。
1.亦作"麄奘"。
2.又粗又大。
1.粗米稠粥。
1.略知。
1.赤誠的心。
2.即丹田。
1.朱砂。
1.亦作"丹歌"。
2.鶴的別稱。
1.見"丹哥"。
1.宮殿中的樓閣。
2.指中書省官署。
1.朱汞,指煉丹者從朱砂中提煉出來的丹藥。
1.朱筆。
2.泛指筆。
1.虱的別名。
1.點校書籍,評定次第。
1.紅旗。
1.赤色的火焰。
2.煉丹之火。
1.丹砂之屬。
1.同"丹雘"。
1.亦作"丹雞"。
2.古俗盟誓和祭祀所用的赤毛雄雞。
3.借指誓約。
1.內丹家以水火坎離為修煉之根本。心屬火為離,腎屬水為坎。因稱心﹑腎為丹基。
2.指赤誠之心。
1.發紅的臉頰。
1.赤色的欄桿。
1.《漢書.朱云傳》"上(漢成帝)大怒曰'小臣居下訕上,廷辱師傅,罪死不赦。'御史將云下,云攀殿檻,檻折……及后當治檻,上曰'勿易!因而輯之,以旌直臣。'"后用為臣子犯死直諫的典實。
在湖北省西北部,漢江及其支流丹江匯合處。1973年建成。大壩長約
2.5千米,庫容209億立方米。電站裝機容量90萬千瓦,年發電量38.8億千瓦小時。具有防洪、發電、灌溉、航運、養殖等綜合效益。為南水北調”中線方案的重要樞紐。
1.即花椒。木本,果實紅色,因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