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指清凈的佛身。
1.縱情地溫存。
1.指河邊的田地。
1.宮外的矮墻。
1.指阮步兵。阮籍曾為步兵校尉﹐世稱"阮步兵"。
1.晉阮孚﹐字遙集﹐官至太子中庶子。平日蓬發(fā)縱飲﹐不以王務(wù)嬰心。任黃門侍郎時(shí)﹐嘗以金貂換酒﹐為所司彈劾﹐帝宥之。見《晉書.阮孚傳》◇因以"阮貂換酒"為帝王偏愛臣下之典。
1.晉阮孚嗜酒縱飲﹐以金貂換酒。見《晉書.阮孚傳》◇因以"阮孚貂"借指貰酒之抵押物。
1.《晉書.阮孚傳》﹕"瑯邪王裒為車騎將軍﹐鎮(zhèn)廣陵﹐高選綱佐﹐以孚為長吏……孚答曰﹕'陛下不以臣不才﹐委之以戎旅之重。'"后因以"阮孚戎旅"指委以軍旅重任。
1.指麗質(zhì)之女。
1.南朝宋阮韜與何偃的并稱。
1.見"阮家屐"。
1.喻指令人悲哀的末路。
1.猶阮舍。
2.指三國魏阮瑀。
3.指東漢阮肇。
1.喻指叔侄與親朋好友聚會。
1.晉阮孚﹐性好屐﹐嘗自蠟屐﹐并慨嘆說﹕"未知一生當(dāng)著幾量屐!"見《晉書.阮孚傳》◇以"阮家屐"泛指木屐。
1.喻指叔侄與友人聚會。
1.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任誕》﹕"阮仲容(阮咸)﹑步兵﹐居道南﹐諸阮居道北﹐北阮富﹐南阮貧。七月七日﹐北阮盛曬衣﹐皆紗羅錦綺。仲容以竿掛大布犢鼻裻于中庭﹐人或怪之﹐答曰﹕'未能免俗﹐聊復(fù)爾耳。'"后因以"阮家貧"為家境貧寒之典。
1.見"阮生狂"。
1.漢明帝永平五年﹐會稽郡剡縣劉晨﹑阮肇共入天臺山采藥﹐遇兩麗質(zhì)仙女﹐被邀至家中﹐并招為婿。事見《太平御覽》卷四一引南朝宋劉義慶《幽明錄》。阮郎本指阮肇◇亦借指與麗人結(jié)緣之男子。
2.指晉阮咸。
1.詞牌名。以神話傳說劉晨﹑阮肇遇仙而復(fù)歸事得名。雙調(diào)﹐九句﹐四十七字﹐平韻。又名《碧桃源》﹑《醉桃源》﹑《宴桃源》﹑《濯纓曲》。見《詞譜》卷六。
2.曲牌名。有二﹐均屬南曲南呂宮。其一字?jǐn)?shù)與詞牌同﹐但多僅用前半闋或后半闋﹐用作引子﹔其一字?jǐn)?shù)與詞牌不同﹐用作過曲。
1.比喻留戀女色﹐迷不知返。
2.唐教坊曲名。以唐女道士李冶詩有"莫學(xué)阮郎迷"句得名。
1.三國魏阮籍與侄阮咸同預(yù)竹林七賢之游◇因以"阮林"為叔侄與親朋好友聚飲之地。
1.見"阮囊羞澀"。
2.繩床的別稱。
1.元陰時(shí)夫《韻府群玉.七陽》"一錢囊"﹕"﹝晉﹞阮孚持一皂囊﹐游會稽﹐客問﹕'囊中何物?'阮曰﹕'但有一錢看囊﹐空恐羞澀。'"后因以"阮囊羞澀"為手頭拮據(jù)﹐身無錢財(cái)之典。
2.指存錢不多的錢袋。
1.古樂器。即阮咸。
1.三國魏阮籍的故居。舊址在今河南省陳留縣。
1.《晉書.阮咸傳》﹕"﹝咸﹞與叔父籍為竹林之游……咸與籍居道南﹐諸阮居道北﹐北阮富而南阮貧。"后因以"阮舍"喻指叔侄之居。
1.三國魏阮籍生逢亂世﹐為逃避世事﹐以嗜酒酣飲為自全之計(jì)。晩年更率意駕車﹐不由徑路﹐任其所至﹐車跡所窮﹐輒慟哭而歸。見《晉書.阮籍傳》◇因以"阮生車"為窮愁無出路之典。
1.三國魏阮籍與侄阮咸同預(yù)竹材七賢之游◇因以"阮生集"喻指叔侄與友好歡聚。
1.見"阮生慟"。
1.語出《晉書.阮籍傳》﹕"會帝讓九錫﹐公卿將勸進(jìn)﹐使籍為其辭。籍沈醉忘作﹐臨詣府﹐使取之﹐見籍方據(jù)案醉眠。使者以告﹐籍便書案﹐使寫之﹐無所改竄。辭甚清壯﹐為時(shí)所重。"后因以"阮生據(jù)案"為才思敏捷之典。
1.三國魏阮籍性狂放﹐故稱。
1.見"阮生慟"。
1.《晉書.阮籍傳》﹕"﹝籍﹞時(shí)率意獨(dú)駕﹐不由徑路﹐車跡所窮﹐輒慟哭而反。"后因以"阮生慟"為窮途悲嘆之典故。
1.《晉書.阮咸傳》﹕"荀勖每與論音律﹐自以為遠(yuǎn)不及也﹐疾之﹐出補(bǔ)始平太守。"后因以"阮始平"借指外放的地方官。
1.《晉書.阮咸傳》﹕"諸阮皆飲酒﹐咸至﹐宗人間共集﹐不復(fù)用杯觴斟酌﹐以大盆盛酒﹐圓坐相向﹐大酌更飲。"后因以"阮氏酒"為與家人共集暢飲之典。
1.晉阮咸﹐阮籍從子﹐妙解音律﹐善彈琵琶。嘗為始平太守﹐故稱。見《晉書.阮咸傳》◇因以指善解音律的人。
1.見"阮籍途"。
1.晉名士。阮籍從子﹐與籍齊名﹐時(shí)稱"大小阮"。見《晉書.阮咸傳》后以"阮咸"為"侄子"的代稱。
2.古樂器名。簡稱"阮"。撥弦樂器。古琵琶的一種。形狀略像月琴﹐柄長而直﹐四弦有柱。相傳晉阮咸創(chuàng)制并善彈此樂器﹐因而得名。
1.侄子居處的代稱。
1.指賢士所居之窮巷。
2.猶阮舍。
1.三國魏陳留人﹐字元瑜。少受學(xué)于蔡邕。為建安七子之一◇事曹操﹐為司空軍謀祭酒﹐管記室﹐軍國書檄﹐多出瑀之手。見《三國志.魏書.王粲傳》◇世詩文中常用以泛指執(zhí)掌文書﹑擅長書檄的文章作手。
1.阮瑀﹐字元瑜。為曹操掌記室﹐善軍國書檄◇因以喻指執(zhí)掌文書的官員。
1.猶阮舍。
1.喻指情郎。
1.《晉書.阮咸傳》﹕"咸與籍居道南﹐諸阮居道北﹐北阮富而南阮貧。"后因以"阮宗"為聚族而居之典。
1.胃脯。馬王堆一號漢墓竹簡遣策"朊脯一笥。"唐蘭考釋"朊即脘字﹐《說文》'脘﹐胃脯也。'《玉篇》'脘﹐胃脘。朊同上。'《史記.貨殖傳》﹑《漢書.貨殖傳》'濁氏以胃脯而連騎'。晉灼注'今太官常以十月作沸湯燖羊胃﹐以末椒姜坋之﹐暴使燥是也。'出土竹笥木牌有'朊脯笥'。"
1.猶須,對"強(qiáng)半"言。
1.柔弱的水草。
1.比喻削弱地方勢力。參見"強(qiáng)干弱枝"。
2.細(xì)的枝條。
1.棗名。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xué)習(xí),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gè)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dān)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zé)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