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蟲類所吐的﹑在空中飄蕩的游絲。
1.停立;站立。
1.停留。
1.猶駐蹕。
1.停車。
1.使馬停下不走。
2.猶駐軍。
1.猶言延年卻老。
1.注目;注視。
1.延年卻老。
1.謂帝王出行,途中停車。
1.謂傾注心思。
1.猶駐扎。
1.猶屏息。
1.《淮南子.覽冥訓》"魯陽公與韓構難,戰(zhàn)酣日暮,援戈而撝之,日為之反三舍。"后以"駐日"謂使太陽停留不行。
1.積聚。
1.資格和考績。
2.供參考。
1.財產(chǎn)稅。
1.唐時因國庫空虛,官員俸祿需待課稅后付給,稱"資課錢"。
1.猶饋贈。
1.依靠。
1.出錢捐官之人。
1.資格和功勞。
1.資望禮儀。
1.物力﹑財力或人力。
資格和經(jīng)歷資歷較淺|以科名資歷敘朝廷之位。
1.利益。
1.嫁妝。
1.見"資糧"。
①生活、生產(chǎn)中的必需品生活資料|生產(chǎn)資料。②可作為根據(jù)的材料資料員|復習資料|資料不全。
1.資質(zhì)性靈。
2.涵育性靈。
1.資格履歷。
1.才智。
1.資歷和名望。
2.借以為名。
1.賴以活命。
1.《左傳.宣公三年》"成王定鼎于郟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后以"資侔卜郟"表示謀求帝位。
1.錢袋。指錢財。
1.謂根據(jù)其人資格擬定官職予以推薦。
1.資格和品級。
1.天資素質(zhì)。
1.資仗器械。
2.資質(zhì)才器。
1.錢財。
2.讓錢流通。
1.給資遣行。
1.資財。
1.獲取;取得。
1.周濟。
1.資格;資歷。
1.書院名。宋時皇太子就學之所。
2.明代訓導太子讀書的官員。
1.資給;供養(yǎng)。
2.資財豐足。
1.賞賜。
1.資養(yǎng)自身;立身。
1.蓄積深厚。語出《孟子.離婁下》"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則居之安,居之安則資之深,資之深則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2.閱歷豐富,資格老。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