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古琴名。
1.未能生育。
2.謂不嫁人。
1.謂抑制不住自己的情緒。
1.指無意識的﹑自然而然的情感活動。
1.不能正確地估計自己的力量。
1.猶無聊。
1.不自量。
1.自己沒有料到。
1.不走樣,不變動。
1.宋代宮妃的一種發式。
1.不充足,不夠。
2.不可,不能。
3.不值得,不必。
4.不難。
5.猶不盡。 6.猶不致。
1.不足以相提并論,同等看待。
不值得一說。今常用于自謙區區小事,不足掛齒。
1.猶言無關緊要。
1.謂算不了什么。
1.不能作為憑據。
1.不足為據。
1.不值得作為遵循的準則。
1.不值得可惜。
1.同"不足道"。
1.不說話。
1.方言。情理上﹑習慣上不許可。
2.方言。猶不喜歡。
1.不肯成全他人好事。
1.猶言不成人。
1.猶言不長肉。
帝王自稱。猶寡人”先君之好是繼,與不fd34M好。
1.不順服。亦指不順服者。
1.見"不尷尬"。
1.冬天用藥涂手,使不皸裂,謂之不龜手。比喻本來微賤而終得富貴之人。
1.書法用語。謂落筆時使著墨處與空白處疏密相間,布置得宜。
2.指奏樂時使樂聲輕重抑揚﹑疏密緩急相間得宜。
1.處置;安排。
1.布制的被子。多以狀生活清苦。
1.寢以布被,食以瓦器。形容生活儉樸。
1.謂運筆作文。
1.陳列幣帛。
2.古代仿照農具閐的形狀鑄造的一種金屬貨幣。布,通"閐"。因閐形似鏟,又叫"鏟幣"。按其形制與時代先后,可分為空首布和平首布兩大類??帐撞际禽^早的布幣,還保留著鏟的形狀,上有裝柄的空首,主要流通于春秋初期的周王朝及晉﹑衛﹑鄭﹑宋等國◇來布首逐漸扁平,發展為平首布,其下部形狀又有尖足﹑方足﹑圓足之分。平首布主要流通于戰國時期的韓﹑趙﹑魏以及燕秦等國。新莽時曾一度仿制使用。
1.遍布。
1.布列軍隊。
1.古代一般以麻﹑葛之織品為布,絲織品為帛,因以"布帛"統稱供裁制衣著用品的材料。
1.將菜肴分敬座上的賓客或尊長。
1.布制的馬槽。
1.指一般布料。
1.布列算籌。策,運算的籌碼。
2.設策,想辦法。
1.以布為帷幔的車。
1.頒布;宣示。
2.分布陳列;陳列。
3.陳述。
1.猶言舌敝唇焦。布,通"膊"。
陳述讓對方知道,多用于書信的謙詞專此布達。
匈牙利首都和最大城市。人口193萬(1995年)。由多瑙河西岸的故都布達和東岸的商業區佩斯組成,有八座大橋相連。全國最大工業中心,以機械制造、冶金、化學等為主。水陸空交通樞紐。設有科學院、多所高校及圖書館、博物館、國家劇院等。
1.指招贅的女婿。
1.布制的袋子。
2.指招贅的女婿?;蛞詾?補代"的音訛。
1.五代時僧人,世傳為彌勒菩薩的應化身?!毒暗聜鳠翡洠髦莶即蜕小分^其自稱契此,時號長汀子布袋師。
五代時僧人。名契此,明州奉化(今屬浙江)人。傳說常以杖挑一布袋入市,見物即乞,出語無定,隨處寢臥,形如瘋癲。世人稱他為彌勒化身。佛教寺廟山門里供奉的笑口常開的大肚彌勒,相傳是他的造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