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深浚。
1.山中怪物,如山魈之類。
1.依山而建的城堡。
1.山中道觀。
1.山中館驛。
2.山中的宅舍。
1.山的景色。
1.山水的景色。
1.桂樹。因多生于山中,故稱。
2.特指桂樹的一種。
1.山城;山村。
1.山與海。
2.喻指荒遠偏僻之處。
3.比喻高深﹑繁多或重大。
4.指山珍海味。
中國古代地理名著。作者不詳。西漢末年流行于世。疑作于戰國后期(約公元前200年左右)。全書分《山經》、《海經》、《大荒經》三部分。其中以《山經》最有價值,記載有山四百四十七座,以山為綱,記述有關的河流、民族、植物、動物和礦產等地理知識,還參以神話傳說。對研究中國古代地理、歷史、民俗及神話等,均有參考價值。
1.山區男子。
1.方言。山里的粗笨人。
1.指勢力較大的山居部族。
①大山大河,自然景勝錦繡山河。②疆域;國土一統山河|山河破碎風飄絮。
1.謂習慣成性,很難改變。
1.落葉喬木。羽狀復葉,表面綠色,背面銹黃色。果實倒卵形,有四棱,表面有皺紋。果仁味美可食,也可榨油。分布于浙江﹑安徽等地。亦稱這種植物的果實。有的地區也叫小胡桃。
1.山核桃中槅子最多,故用來比喻中間還隔著一層之意。
1.山谷。
1.因積雪融化或大雨之后,自山上突然奔瀉而下的大水。
1.高枝。
1.茶的別名。
1.陰涼逼人。
1.猶密布。
1.幽暗而寬敞。
1.亦作"森沈"。
2.謂林木繁茂幽深。
3.指幽暗陰沉。
1.頻繁地磨擦撞擊。
1.茂密貌。
1.聳動。
2.轟動。
1.指颯爽之秋風。
1.繁密茂盛。
1.紛然反復。
1.猶高大。
1.繁茂的桂樹。
1.高聳而奇幻。
1.幽深岑寂。
1.密集。
1.謂既繁密而又清朗。
1.高峻突兀。
1.聳立;豎立。
2.猶林立,羅列。
3.森嚴地排列。
1.繁茂秀麗。
1.陰冷。
1.紛然羅列。
2.森嚴排列。
通常指森林面積占土地總面積的百分比。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森林資源和綠化水平的重要指標。不同國家對其計算方法不同。中國計算的森林面積指郁閉度在03以上的生長喬木、竹林的林地,以及灌木林、農田林網等的覆蓋面積。
化石猿類的一屬。曾被認為是人和類人猿的共同祖先。發現于亞洲、歐洲和非洲廣大地區的中新世和上新世地層。化石多為破碎的頜骨和牙齒。體質特征介于猿類和人類之間。
由森林中的土壤、水、空氣、陽光、微生物、植物、動物等組成的綜合體。分熱帶雨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和寒溫帶針葉林等生態系統。是陸地上生物總量最高的生態系統,對陸地生態環境有決定性的影響。
1.森嚴可畏。
1.茂密蒼翠。
1.紛然羅列。
2.謂樹木繁蔚雜陳。
3.特指繁密的植物。
1.見"森羅殿"。
1.語出南朝梁陶弘景《茅山長沙館碑》"夫萬象森羅,不離兩儀所育;百法紛湊,無越三教之境。"指宇宙世界各種事物展現出的萬千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