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見"潑寒胡戲"。
1.偏僻。
2.邪僻。
1.即側辭艷曲。
1.猶傾側。顛簸不安貌。
1.用楸木片縱橫側排而成的圍棋盤。
2.泛稱棋局。
1.側身而入。謂不事聲張地進入。
2.從旁而入。
1.積滿充塞貌。
1.指古祭祀中獨殺一豕牲而無羊。
1.古琴調之一,失佚已久。
1.傾側其身,表示戒懼不安。
2.向側面轉體。
3.廁身,置身。
1.晉左思《蜀都賦》"旁挺龍目,側生荔枝。"唐張九齡《荔枝賦》"彼前志之或妄,何側生之見疵。"皆謂荔枝生于旁枝,后因以"側生"為荔枝的代稱。
2.謂妾婢所生。
1.仄聲。與平聲相對。凡上﹑去﹑入聲之字皆屬之。
1.旁視。
2.側目而視,形容兇暴或怒恨。
①旁側的居室妻將生子,及月辰,居側室。②妾,即偏房側室之子|側室刁氏有娠,妻怒之。
1.旁邊。
1.旁邊。
2.頭轉向側面。
1.嫡妻外的偏房。
1.在旁邊偷聽。
2.側耳而聽。
3.從旁聽到。
4.側身而聽。表示尊敬。
1.歪斜其頭。
1.方言。傾斜。
1.側身而望。
2.側身佇望。表示十分想望。
1.卑賤。
1.從旁聽到。謂傳聞,聽說『賈誼《吊屈原賦》"側聞屈原兮﹐自沈汨羅。"唐岑參《熱海行送崔侍御還京》詩"側聞陰山胡兒語﹐西頭熱海水如煮。"清黃景仁《曉過滁州》詩"側聞釀泉水﹐云可醒人心。"亦用作謙詞。
1.側體而臥。
1.側體舉步,極言狹窄。
1.側體呼吸。謂不敢大口出氣,表示恐懼﹑不安。
1.單獨一席。
2.不正坐。謂因憂懼而坐不安穩。
3.指謙恭以待賢者。
4.正席旁側的席位。
1.思念;推想。對人自謙之詞。
1.反側其心。謂離心離德。
1.側身而行,表示恭敬。
2.不正當的行為。
1.猶言觸類旁通。
1.在植物葉子和莖相連的部分生長出來的芽。又叫腋芽。
1.邪巧之言。
1.斜著眼睛。謂不正視。
1.指文辭艷麗而流于浮華。
1.作戰時部隊的兩翼。
1.隱居。
1.側面的影子。
實用游泳姿式之一。身體側臥水面,兩臂交替劃水,兩腿作剪水動作而游進。具有較大實用價值。常用于持物渡江河或救護溺水者。
1.獨載。
1.從主枝或副主枝上生長出的小枝。又叫單位枝。
1.謂平正之處。
1.側身佇待。謂渴望。
1.古冠名。
2.液體從側面下注。
3.在旁邊寫上注文。
1.漢武帝《秋風辭》"秋風起兮白云飛……簫鼓鳴兮發棹歌,歡樂極兮哀情多,少壯幾時兮奈老何!"后即以"風起云飛"為觸景傷懷之詞。
①大風起來,烏云涌現~,雷電交加。②比喻事物迅速發展,聲勢浩大。
1.大風吹起,云朵涌集。比喻事物迅猛興起,聲勢浩大。
社會上或某個集體中流行的愛好或習慣社會~ㄧ不良~。
1.風度器宇;儀態。
1.唐劉禹錫《洛中逢白監同話游梁之樂因寄宣武令孤相公》詩"借問風前兼月下,不知何客對胡床。"后以"風前月下"指良辰美景。
1.比喻殘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