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漂泊。謂飄轉(zhuǎn)如同飛蓬。
1.協(xié)和;和睦。
1.古代傳說中的樂師名。帝嚳的臣子。
1.亦作"咸瀋"。
2.堯樂《大咸》與湯樂《大頀》的并稱。泛指典雅的古樂。
1.唐人對咸陽﹑華原的并稱。華原在今陜西耀縣境。
1.切碎的腌菜或醬菜。
1.全都。
1.用蟛蜞制作的食品名。
1.略有咸味。
1.原指秦代京城咸陽◇人常用以借指長安。
1.古樂《咸池》與《六莖》的并稱。
1.咸而發(fā)苦。
1.方言。猶言咸絲絲。
1.謂斬盡,滅絕。
1.鹽堿。
2.指含有鹽味。
3.土地瘠薄。
1.咸陽與洛陽的并稱。
1.即咸黑。人名。
1.傳說中的大皥之子。
1.和平;太平。
1.指秦都城咸陽。唐人多借指長安。
2.指秦朝。
1.復(fù)姓。戰(zhàn)國有咸丘蒙。見《孟子.萬章上》。
1.含鹽分的泉水,可以制鹽。
1.見"咸舄"。
1.含有鹽分的土地。
1.方言。一種變相的妓院。
1.《書.皋陶謨》"皋陶曰'都!在知人,在安民。'禹曰'吁!咸若時,惟帝其難之。'"后以"咸若"稱頌帝王之教化。謂萬物皆能順其性,應(yīng)其時,得其宜。
1.咸而帶苦的味道。比喻感覺不好受。
1.堯樂《大咸》與舜樂《大韶》的并稱。泛指古樂。
1.見"咸頀"。
1.古代束棺木的繩子。
1.含鹽分的水。
利用礦化度大于2克/升的咸水進行的灌溉。可增加土壤水分,降低土壤溶液濃度,形成適于作物吸收水分和養(yǎng)分的條件,取得一定的增產(chǎn)效果。是干旱、半干旱地區(qū)擴大灌溉水源的重要措施。
指湖水中鹽度大于1的湖泊。多分布于蒸發(fā)量大的干旱、半干旱地區(qū),與入河道不相通。世界最大的咸水湖是里海,中國最大的咸水湖是青湖。
1.舊指沿海船上專接洋人的妓女。
1.味道略微帶點咸。
1.咸與酸的味道。常比喻世味不一。
1.即咸池。神話傳說中的日浴處。
1.清代年號咸豐與同治的并稱。
1.含有鹽分的土壤。
1.咸鴨蛋。
1.像鹽那樣的味道。
1.《史記.司馬相如列傳》"方將增泰山之封,加梁父之事,鳴和鸞,揚樂頌,上咸五,下登三。"《漢書.司馬相如傳下》引此文,顏師古注"咸,皆也,言漢德與五帝皆盛,而登于三王之上也。"后因以"咸五登三"謂帝德廣被,同于五帝而超于三王。
1.亦作"咸舃"。
2.含鹽堿的土地。
1.函夏。指中原,全國。
1.既咸又腥。
1.用加鹽的黃泥漿或鹽水腌制成的鴨卵。
1.即咸鴨蛋。
1.即鹽。
1.指秦檜。《戰(zhàn)國策.秦策四》載﹐齊﹑韓﹑魏攻秦﹐昭王割三城以求和﹐且曰"寧亡三城而悔﹐無危咸陽而悔也。"南宋丞相秦檜割地媚金以求偏安﹐事類昭王。秦都咸陽而檜姓秦﹐故時人以"咸陽"稱之。
1.秦孝公時所筑的宮殿。又稱信宮。
2.泛指帝王宮殿。
1.《史記.項羽本紀》載,項羽屠咸陽,"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以"咸陽火"為兵燹之典。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xué)習(xí),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dān)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zé)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