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市樓。古代觀察﹑指揮集市的處所﹐上立有旗﹐故稱。
2.酒樓。懸旗為酒招﹐故稱。
1.物體在溫度上升1℃時所增大的體積和原來體積之比或所增加的長度和原來長度之比。
1.象聲詞。
1.鼓名。
1.發(fā)髻松散貌。
1.亦作"鬸鬿"。
2.毛發(fā)散亂貌。
1.亦作"鬸松"。
2.毛發(fā)散亂貌。
3.植物枝葉﹑須穗散亂貌。
4.松散紛亂貌。
1.亦作"鬸頭"。
2.頭發(fā)散亂貌。
1.頭發(fā)散亂,雙腳赤裸。形容人衣冠不整之貌。
1.植物枝葉﹑須穗蓬松散亂貌。
1.亦作"蟚蛂"。
2.蟹的一種。體小﹐足無毛。
1.即蟛蛂。
1.亦作"蟚螖子"。
2.即蟛蛂。
1.亦作"蟛蛅"。
2.甲殼綱。似蟹﹐體小﹐螯足無毛﹐紅色;步足有毛。穴居近海地區(qū)江河沼澤的泥岸中。
1.見"蟛蜞"。
1.即蟛蛂。
1.頭發(fā)散亂貌。
2.喻山石花木等參差散亂。
1.蓬松貌。
1.頭發(fā)散亂貌。
1.猶蓬松。
1.頭發(fā)散亂貌。
2.一種發(fā)式。發(fā)髻高而松。
1.頭發(fā)蓬亂,滿臉污垢。謂不事修飾。
1.頭發(fā)蓬亂,雙腳赤裸。形容人衣冠不整之貌。
1.亦作"?齝"。
2.一種鳥與一種鼠。因處同一穴中,故而并稱。
1.馬強壯貌。
1.對上欺騙﹐對下隱瞞。
1.欺負新來者。
2.驢馬等對不常使用它的人不馴服。
欺瞞世人,騙得名譽。
1.輕慢世事。
1.欺騙掩飾。
1.欺騙天地。極言人之背理昧心。
1.騙天騙人。形容欺騙行為之大。
1.欺凌冒犯。
1.欺罔玩忽。
1.欺負。
欺騙,蒙蔽欺罔視聽|欺罔大眾。
1.欺騙。
1.欺騙虛偽。
1.欺罔。
1.欺凌侮辱。
1.譏笑。
1.自己欺騙自己;昧心。
2.起壞心思。
1.欺負壓迫。
1.同"欺紿"。
1.欺騙隱瞞。
1.鳥名。《逸周書.王會》"都郭生生欺羽。生生若黃狗﹐人面能言。"朱右曾校釋"欺羽當是鳥名。《靈光殿賦》云'仡欺偲以鵰?'﹐欺蓋鳥類。"一說﹐國名。
用狡詐的手段騙人便宜坊的王掌柜是奸商,欺詐教友|匪賊說著,裝出欺詐的笑容。
1.猶扯謊。
1.丑陋。
1.醉舞欹斜貌。《詩.小雅.賓之初筵》"賓既醉止,載號載呶。亂我籩豆,屢舞僛僛。"毛傳"僛僛,舞不能自正也。"后用以形容輕盈搖曳狀。
1.醉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