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猶痞塊。
1.后妃所居的宮寢。
2.指皇后。
1.尖削的高丘。一說生有椒木的丘陵。
1.《楚辭.離騷》"椒專佞以慢慆兮,榝又欲充夫佩幃。"王逸注"榝,茱萸也,似椒而非,以喻子椒似賢而非賢也。"后遂以"椒榝"指諂佞之徒。
1.盛有椒漿酒的杯子。亦指椒漿酒。
1.椒的子實。
1.后妃的居室。亦為后妃的代稱。
1.見"椒花頌"。
1.指后妃所居之處。
1.后妃宮廷中的亭臺。椒,取芳香之義。
1.長滿椒木的水邊。對水邊的美稱。
1.指宮內。
1.神話傳說龍生九子,其一為椒圖,形似螺螄,好閉口,故畫其形象為門上裝飾。
1.用椒泥涂飾的道路。取芳香之意。
2.皇后居住的宮室。因用椒和泥涂壁,故名。
3.指后妃。
4.古地名。
1.宮內后妃居處。
1.后妃居住的宮室。
1.椒的香味。
1.椒的芳香。語出《詩.周頌.載芟》"有飶其香,邦家之光。有椒其馨,胡考之寧。"
1.亦作"椒穚"。
2.以椒香拌精米制成的祭神的食物。
1.以椒浸制的芳烈之酒。
1.香料熏燒后冒出的煙。
(~兒)把焙過的花椒和鹽軋碎制成的調味品~排骨 ㄧ~月餅。
1.如椒實大小的洞孔。
1.椒樹的葉子。古人用來蓋酒以取香氣。
1.指后妃所居的宮室。椒,椒房;掖,掖庭。
1.猶言美玉。比喻賢德之人。
1.園名。在北京中海。
1.瘴氣。因蜀中椒花落時瘴煙起,故稱。
1.即椒目。
1.無核枇杷。
1.椒盤。
1.謂因受熬煎而發焦。形容極為干燥。
2.指受熬煎而變焦發脆之物。參見"焦熬投石"。
3.比喻極端困苦。
1.謂以至脆之物攻堅石,勢在必敗。
1.形容枯焦。
1.即焦盆。
1.煉鐵時,所消耗的焦炭量跟煉出的生鐵量的比。一般用平均每噸合格生鐵所消耗的干焦量(噸)表示。
1.國畫和書法的一種筆法。指用蘸墨很少的毛筆作畫或寫字。
1.同"焦躁"。
1.焦愁,憂傷。
1.焦枯開裂。
1.物體被燒焦的臭味。
1.見"焦唇干舌"。
1.見"焦唇干舌"。
1.謂食物煎炸或烘烤后焦黃而酥脆。
2.形容聲音十分清脆。
1.憔悴,萎靡。焦,通"憔"。
近代民主革命烈士〓南瀏陽人。參加同盟會,并參與組織共進會。1911年武昌起義后,與陳作新率領湖南起義新軍攻占長沙,被推為湖南軍政府都督◇在立憲派策動的兵變中遇害。
①某些與橢圓、雙曲線或拋物線有特殊關系的點。如橢圓的兩個焦點到橢圓上任意一點的距離的和是一個常數。②平行光線經透鏡折射或曲面鏡反射后的會聚點。③比喻事情或道理引人注意的集中點爭論的~。
1.形容憔悴。
焦耳所做的證明熱和功有相當性的實驗。焦耳在電機線圈的轉軸上繞兩根細線,分別跨過相距274米的定滑輪后垂掛幾英磅重的砝碼。線圈浸在量熱器的水中。由砝碼下落距離可算出機械功大小,由水溫變化可算出熱量多少。1843年他得到熱功當量為4511焦耳/卡(現代公認值為4187焦耳/卡)◇經改進實驗,他又得到熱功當量為4145焦耳/卡。1849年他對各種測定數據進行分析,得到數值為4154焦耳/卡的結論。
1.著急煩躁。
1.鍋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