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猶納土。
1.踩踏草料。比喻欺凌百姓。
1.欺凌。蹙,同"蹴"。
1.猶辧釜。
1.刮鍋有聲,等待燒火做飯。形容生活艱難。
1.超越古人。
1.欺凌,踐踏。
1.象聲詞。形容清脆而急速的聲音。
1.欺凌踐踏。
1.唐宋大曲名。
1.漢酈食其的省稱。
1.指酈食其。
1.北魏酈道元的省稱。
1.指《水經注》一書。酈道元注釋《水經》,注優于經,故稱《水經注》為"酈元經"。
1.指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水經》,漢桑欽撰。
1.栗子受熱后爆裂◇蜀何光遠《鑒戒錄.容易格》"﹝太祖﹞旋令宮人于火爐中煨栗子,俄有數栗爆出,燒損繡褥子……太祖良久曰'栗爆燒氈破,貓跳觸鼎翻。'"一說"栗爆"一聯為后蜀盧延讓句,見宋孫光憲《北夢瑣言》卷七。
2.亦作"栗暴"。謂將食指﹑中指彎曲起來敲擊人頭頂的動作。
1.牛犢,其角小如栗,故名。比喻少年。
1.栗子的外殼。
1.萱草的別名。
1.挖身上的肉來醫治傷口。比喻只顧眼前﹐不考慮后果。
1.治療疾病的方法。
1.治療救護。
1.治療疾病。
1.治療救助。
2.指救治的方法。
1.解渴。
1.制止狂放或狂妄。
1.解決處理。
1.解除貧乏。
1.解救困窮。
1.診察治療。
1.制止貪婪之心。
藥物或醫療方法治療疾病的效果青霉素對肺炎有顯著的~。
1.療養的處所。
專用于療養的醫療機構,多設在風景區或環境幽雅的地方。
1.消除憂愁。
姑且當作一種規格,表示暫且用來充數。
1.戰國時﹐燕攻齊﹐奪取七十余城。齊將田單欲收復聊城(今山東省聊城市西北)﹐攻之年馀﹐而城不下。齊人魯仲連乃寫信系于箭﹐射入城中﹐勸燕將撤軍。燕將得信﹐悅服﹐罷兵而去﹐遂解齊國之圍。事見《戰國策.齊策六》◇遂以"聊城箭"為典﹐比喻助力。
在山東省西部,京杭運河流貫市境西部,京九鐵路從此通過。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1958年始設市。人口906萬(1995年)。為山東西部重要城市和附近地區物資集散地。名勝古跡有鐵塔、光岳樓、山陜會館等。
1.姑且;暫且。
1.謂姑且如此而已。
1.見"聊復爾耳"。
1.見"聊復爾耳"。
1.姑且如此而已。
1.耳鳴。
1.浪游;放縱不羈。
1.嘹亮。清晰響亮。
1.深思;精心專一。
1.寥落﹐衰落。
姑且。
1.晉時習俗﹐七月七日曬衣﹐阮咸家貧﹐無物可曬﹐遂以竿掛大布犢鼻裻于中庭﹐謂"未能免俗﹐聊復爾耳"◇遂以"聊曬犢裩"為貧寒之典。
1.賴以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