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用牛乳做成的半凝固的食品。
1.美麗,新穎。
1.慧巧;精巧。
2.妍麗奇巧。
1.美好的容貌。
1.美麗,文雅。
1.美好繁盛。
1.優美而充實。
1.靡麗之音。
1.猶妙手。
1.美女。
1.美好。
1.美好的談論。
1.美好妥貼。
1.秀美。
1.聰明而狡猾。
1.猶安詳。
1.秀麗。
1.美麗高雅。
1.同"詐詐"。諍語貌,抗辯貌。妍,通"詐"。
2.姣好貌。
1.猶妍麗。
1.華美。
2.指美麗的女子。
1.靡麗之音。
1.美麗的影像。
1.美好的話語。
1.美盛貌。
1.美好潤澤。
1.美麗的形態。
1.美好的姿容。
又稱胡荽”,俗稱香菜”。傘形科。一二年生草本,有特殊香味。羽狀復葉。春夏開花,白色或淺紫色。果實圓球形。原產地中海地區,中國各地都有栽培。嫩莖葉作蔬菜。果實可提取芳香油。全草入藥,能透發麻疹等。
1.口頭之辭與書面之辭。
1.說話一定要守信用﹐做事一定要果敢。
1.所言必有根據。
1.指言論或文章內容充實。
1.一說話必然說到點子上。
1.指言語中流露出來的意思。
1.言辭如丹青般光輝燦爛。丹青﹐指繪畫。語出漢揚雄《法言.君子》﹕"或問﹕'圣人之言﹐炳若丹青﹐有諸?'"
1.亦作"言不逮意"。
2.說的話不能準確地表達思想內容。
1.見"言不達意"。
1.見"言無二價"。
1.說話與行事不相符合。
1.謂言行不一。
說話不涉及正經道理群居終日,言不及義。
1.語言不能表達思想的全部內容?!兑祝缔o上》﹕"子曰﹕'書不盡言﹐言不盡意。'"晉歐陽建《言盡意論》﹕"世之論者以為'言不盡意'由來尚矣。"朱自清《詩文評的發展》﹕"原來我們的'求好'的藝術論淵源于道家﹐而道家不信賴語言﹐以為'言不盡意'﹐所以崇尚'無端崖之辭'。"后多用為書信結尾套語﹐表示意有未盡。
2.魏晉玄學命題。與"言盡意"相對。三國魏荀粲等提出"言不盡意"說﹐認為"象外之意﹐系表之言"都是"藴而不出"的﹐所以"六籍雖存﹐固圣人之糠秕。"見《三國志.魏志.荀彧傳》裴松之注引晉孫盛《晉陽秋》。
1.見"言不由衷"。
說的不是真心話心術不正者往往言不由衷。
1.言論與謀略。
1.言語錯誤。
1.猶言說。
1.指責。
1.謂法令一經宣布﹐就嚴格執行。多用于布告。
1.話剛出口﹐禍患就降臨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