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摩拂。語本漢司馬相如《子虛賦》"下靡蘭蕙,上拂羽蓋。"
符④(總稱)。
1.見"符箓"。
1.上天預示帝王受命的符兆。
2.文體名稱。內容為述說瑞應以頌帝王功德。
1.指符敕等公文的題簽。
1.古代朝廷發驛遣使時由執勤官員佩帶以為信物的金屬牌子。
1.符契。
1.猶符節。
2.符券契約一類文書的統稱。
3.符合。
1.符信;票券。
1.謂以符咒禳解。
1.漢制﹐朝廷頒予郡守銅虎符﹑竹使符﹐因以"符任"指州郡長官職務。
1.分裂繻帛而成的符傳。古代出入關卡時作為憑證。
1.吉祥的征兆。多指帝王受命的征兆。
1.記載符瑞的圖讖。
1.指軍令文書中所規定的獎賞數目。
1.指畫符念咒的術士﹑巫師。
1.猶符記。
1.方言。猶踏實。
1.即符官。
1.謂受符為郡守。
1.謂官員罷任時將公物移交后任。
1.符箓。
2.指記載符箓的書籍。
3.官符文書。
1.指道士巫師以符咒役使鬼神的法術。
1.巫師道士以符箓焚化于水中﹐或直接向水畫符誦咒﹐迷信者以為可以辟邪治病。
1.明制﹐中央官署設有尚寶司﹐掌管寶璽﹑符牌﹑印章及其使用﹐別稱符臺。
1.簡帖。
1.符合;相同。
2.附和;贊同。
1.符箓和圖讖的合稱。
1.符圖讖緯之類典籍的統稱。
1.敕命文書;公文。
2.指道家﹑神仙家符箓文字。
1.古制﹐居民五家﹐共同簽具一份連保連坐契約以相檢束﹐稱為符伍。
1.官符移檄等文書的統稱。
1.印信。
1.驗證。
1.符兆。
1.見"符效"。
1.亦作"符効"。
2.指表示吉兇的征兆。
3.效驗。
1.符合;相同。
1.符節印章等信物的統稱。
2.憑據。
1.指道士巫師符咒厭勝的法術。
1.見"符驗"。
1.雨雪未晴。
2.比喻臉色難看。
1.不機伶,不精明。也作"不唧溜"。
1.不能超過。
2.不能支撐。
3.不予。
1.不任用。
1.謂不注意約束自己的言行。
1.不靈活,不靈變。
1.亦作"不見的"。
2.猶言說不定,不一定。
1.見"不見得"。
1.經傳上沒有記載。
2.比喻沒有來歷或沒有名氣。
1.猶言不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