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泛指幕僚等掌文書的官員。
1.一度貢舉或推薦。
1.一致,如同一個整體。
1.一統,統一。
1.一統,統一。
1.同心;專心。
1.統一意志。
2.專心致志。
1.沉郁不暢。多指情懷抑郁。
1.一再。一次再次,再三。
1.一尊。謂共尊立一帝。
1.比喻接納壞人,自取其禍。
1.長揖不拜之客。
2.向客拱手為禮。
1.猶揖讓。賓主相見的禮儀。
2.猶揖讓。禪讓。
1.群聚貌;眾多貌。
1.古代行禮時依禮儀進退俯仰。
1.即懶架。讀書時用來托書的架。南朝梁劉孝綽《》"臨書幌而不休﹐對欹案而忘怠。"元陸友《研北雜志》卷下"曹公作欹案﹐臥視書﹐周美成又謂之倚書床。"一說為臥具的一種﹐如今之躺椅。參見"欹床"。
2.斜靠床椅。
3.謂披覽。
1.傾斜;歪斜。
2.歪倒搖晃貌。
1.古代的一種臥具。
1.傾斜下垂。
1.猶欹垂。
1.歪倒。
1.即欹案。
1.偏向一邊;偏袒。
1.傾倒;跌倒。
1.古代一種傾斜易覆的盛水器。水少則傾﹐中則正﹐滿則覆。人君可置于座右以為戒。
1.不平貌。
1.形容品格獨特﹐心地光明。
1.歪斜;歪倒。
2.形容道路崎嶇。
1.同"崎嶇"。
2.喻處境困難。
1.彎曲;歪斜。
2.猶曲折。
1.傾斜突兀貌。
1.傾斜危險貌;傾斜欲墜貌。
2.歪斜不平貌。
3.危難。
1.傾斜陡峭。
1.歪斜不正。
1.同"欹側"。
2.傾斜;歪斜。
1.無限的仰慕之情。
1.指濃郁的香澤。
1.雜念;其他念頭。
1.殘剩的樹木根株。
1.猶馀曲。
1.充足的力量﹑氣勢。
2.未了的怒氣。
1.很多的出奇制勝之法。
1.殘馀未盡的邪舊之氣。
2.謂留下一點兒氣息。
3.氣的非主體部分。
4.謂風氣的末流;影響。
5.馀剩的可供營養的物質。
1.見"余棄"。
1.指后人的哀傷。
1.猶馀罪。
1.應付裕如的技能﹑技巧。
1.指肛門。
1.直角三角形任意一銳角的鄰邊和對邊的比,叫做該銳角的馀切。用ctg(角)表示。參見"三角函數"。
1.古代神話中的漁夫。
1.馀留的清涼之氣。
2.指不絕的清脆悅耳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