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謂沒任何一個人能逃脫旱災的侵害。《詩.大雅.云漢》﹕"旱既太甚﹐則不可推。兢兢業業﹐如霆如雷。周余黎民﹐靡有孑遺。"鄭玄箋﹕"周之眾民多有死亡者矣。今其余無有孑遺者﹐言又餓病也。"王先謙集疏引趙岐《孟子章句》﹕"周余黎民﹐靡有孑遺。志在憂旱災民﹐無孑然遺脫﹑不遭旱災者﹐非無民也。"后則指蕩然無存﹐毫無遺留。
1.懵懂;糊里糊涂的樣子。
1.猶瞢騰。
1.形容模凝糊,神志不清。
1.昏亂;頭昏眼花。
1.糊涂固執。
1.存在。
1.昆蟲名。飛虻。中醫用以入藥。
1.箭名。晉潘岳《閑居賦》"炮石雷駭,激矢蝱飛。"李善注本《文選.潘岳》作"?飛"。一說箭去如虻蟲之飛。參閱六臣注本《文選.潘岳》張銑注。
1.蚊虻之類。
1.小蟲名。
1.虻蟲和蒼蠅。
1.鄳阸。
1.見"鄳阸"。
1.傳說舜時以巾蒙首作為墨刑的象征,以示仁厚。
1.茂盛貌。
1.凝不明貌。
1.昏暗凝。
1.凝不明貌。
1.猶曈曚。
1.日出之先與日落之后,距地平線十八度內之亮光,謂之"曚影"。
1.猶欺瞞。
2.遮掩。
1.蒙混冒充。
1.蒙混抵充。
1.眼睛失明。
2.指樂官。
1.用欺騙手段使人相信虛假的事物。
1.指愚昧狡詐的人。
①凝不清月色朦朧|暮色朦朧|朦朧的往事。②神志迷糊的樣子醉眼朦朧|意識朦朧。
1.迷糊貌。
2.愚昧無知。
3.隱瞞真情以圖蒙混欺騙;欺騙。
1.形容似醒非醒﹐眼睛凝。
1.迷糊貌。
1.頭腦迷糊﹐不辨方向。
1.凝不明貌。
1.迷蒙郁結。
1.即芒果。
1.毛松散貌。
1.礦物名。
1.見"艨艟"。
1.亦作"艨沖"。
2.古代戰船。
1.突然。
1.突然。
1.突然。
1.兇惡。
2.險惡,兇險可怕。
1.嚴酷的法令。
1.剛勁奮發。
1.勇猛的氣概。
1.亦作"猛趷丁"。亦作"猛割丁"。
2.突然。
1.亦作"猛孤仃的"。亦作"猛孤停的"。
2.突然。
1.見"猛孤丁地"。
1.突然。
1.嚴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