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即蠶豆。
1.安排娛樂活動。
1.謂在車軸的兩端插上銷子。
1.謂利用險要之地建立防御工事。
1.開辦學校。
1.猶設宴。
1.猶設宴。
1.用心﹔居心。
2.謂將思想集中于某種境界。
1.見"設心積慮"。
1.使用刑罰。
1.謂述說﹑展示自己的所作所為。
2.施行。
3.建立行為的準則。
1.猶建樹﹐建立。
1.設置懸掛鐘﹑磬等樂器的架子。
1.假設的話。
2.立言﹔說話。
1.謂安排檢驗﹐采取檢驗的手段。
1.設宴。燕﹐通"宴"。
1.出席宴會穿的衣服。《荀子.大略》﹕"寢不逾廟﹐設衣不逾祭服﹐禮也。"楊倞注﹕"設﹐宴也。"一說﹐"設"乃"燕"字之訛。王先謙集解引王念孫曰﹕"設當為燕字之誤也﹐故楊注云﹕'燕﹐宴也。'寢對廟而言﹐燕衣對祭服而言。《王制》'燕衣不逾祭服﹐寢不逾廟'是其證。"
1.謂設立諸侯與諸臣的禮儀。
1.猶設問。
2.猶起疑。
1.立意﹔命意。
1.行軍時﹐預先向宿營地域派出部署宿營的小部隊。
1.使用﹔花費。
2.施用﹐實行。
1.備辦素食。
2.向僧尼施食。
1.施行政令。
1.合乎中正之道。
1.設置重屋。指建宗廟。
1.設立所祭之神﹑鬼的牌位。
1.作東道主。
1.設置并演奏。
1.安排座位。
2.設靈位。
1.復姓。
1.指地方的城隍神。
1.即義倉。古代為防荒年而在鄉社設置的糧倉。始于隋代。其管理﹑發放等體制歷代不一。
1.一社之長。古代以社為基層地方組織,選年老曉農事者任社長。
2.即社公。舊謂土地神。
3.以社命名的集體組織的領導者。
1.古謂祭土地神的場所。
1.舊時于社日以豬羊肉等美味食品鋪于飯上,謂之社飯。
1.古謂祭祀后土神和四方。語出《詩.小雅.甫田》"以我齊明,與我犠羊,以社以方。"鄭玄箋"秋祭社與四方,為五谷成熟報其功也。"孔穎達疏"社,祭土神……祭四方,謂祭五官之神于四郊也。"
1.古代吳地民俗稱社日前后所起的大風。
1.宋代民間自衛團的副指揮。
1.古代生員會課之作。
1.舊謂土地神。
2.舊俗用以稱生而眉發白﹑面顏赤的男子。
3.宋李濤的小字。
1.見"社翁雨"。
1.古代祭祀土神的宮殿。
1.舊時社日祭神所鳴奏的鼓樂。
2.指社廟內敲的鼓。
1.即社公。古謂土地神。
人們以共同物質生產活動為基礎,按照一定的行為規范相互聯系而結成的有機總體。構成社會的基本要素是自然環境、人口和文化。通過生產關系派生了各種社會關系,構成社會,并在一定的行為規范控制下從事活動,使社會藉以正常運轉和延續發展。
國家和社會對發生生活困難的社會成員給予物質幫助。包括勞動保險、老年生活保證基金、失業基金等。廣義上還包括職工生活困難補助、公費醫療、災害救濟等。
任何社會過程或社會形態的變更。包括社會結構、社會系統、社會關系以及生活方式、行為規范、價值觀等的變化。
1.指社會物質生活條件的總和,主要指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
用生物界自然選擇和生存競爭規律來解釋社會現象的理論。認為社會機體同生物有機體的變化過程以及進化規律相似,人類歷史就是生存斗爭、適者生存的歷史,人類同生物一樣有優等劣等之分,社會的不平等和階級的劃分是因為個人的天賦不同。
指口頭上的社會主義,實際上的帝國主義。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第二國際的機會主義首領考茨基等人及其派別,背叛無產階級立場,支持帝國主義戰爭,成為社會帝國主義者和社會帝國主義派◇把打著社會主義”旗號,推行殖民主義、霸權主義和侵略擴張政策的人,也稱為社會帝國主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