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猶言脫俗不凡。
1.驕奢殘暴。
1.淘汰舍棄。
1.驕矜貌。
1.淘沙。
2.指經水沖蕩的沙灘。
1.現代建筑常用的類似天然石材的外墻裝飾。其制作方法是用水泥﹑顏料和細如米粒的石子,加水拌和,涂抹于墻面上,待水泥漿半凝固時,洗刷去面層的水泥漿,使石子半露,硬結后即成。也叫水刷石。
1.猶淘汰。
1.淘洗。引申為挑揀。
1.挑選。
1.挑選。
1.奸詐之臣。態,通"慝"。
對態度的方向和強度的測量。心理測驗之一。由一組相互關聯的敘述句(態度語)或項目構成,根據被試者對態度語或項目作出的反應推測被試的態度。反應包括認知(同意或不同意)、情感(喜歡或不喜歡)和行為(支持或反對)三類。通用方法主要有自我評定法、自由反應法、行為觀察法及生理反應法。
1.姿態容貌。
1.妝扮濃艷。
1.謂躊躇滿志的神色。
1.狀態和形勢。
1.巧偽欺詐。
1.狀態,狀貌。
有機化合物分子中具有c﹐nh┙峁溝募。存在于肽、蛋白質及聚酰胺等分子中。
1.古寶劍名。
2.泛指寶劍。參見"倒持泰阿"。
在山東省中部、大汶河上游、京滬鐵路線上,有鐵路支線通萊蕪。1958年始設市。人口1456萬(1995年)。為附近物資集散地和著名的旅游城市。市北泰山為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市內岱廟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大半;過半。
1.謂太平時世。
1.驕縱奢侈。
1.道家指天地未分之前的混沌元氣◇亦指天地形成前的時期。
1.即太蔟。十二律中陽律的第二律。
1.即泰山。泰山又名岱宗,故稱。
1.傳說中的古帝名。即太昊伏羲氏。
1.安定;鎮定。
2.指太平。
1.猶極東。泛指東亞﹑南亞﹑東南亞各國。
1.泛指歐美和東亞﹑南亞﹑東南亞各國。
泰山北斗”的簡稱藝壇泰斗。
1.傳說中善于駕御車馬的人。
1.西風,大風。
1.神名。
1.《周易》中的兩個卦名。泰,謂天地交而萬物通;否,謂天地不交而萬物不通◇以"泰否"指世道盛衰和人事通塞。
1.不調五味的肉汁。古代祭祀時用。
1.上古,遠古。
東南亞國家。在中南半島中部。舊名暹羅。面積5140萬平方千米。人口6040萬(1995年)。首都曼谷。中部有湄南河平原,余為山地和低緩高原。熱帶季風氣候。經濟以工業為主,有采礦、煉油、紡織等部門。世界最大的稻米出口國。旅游業發達。
1.即泰帝。
1.太平。
2.天地間沖和之氣。
3.和睦。
1.大河。
1.指形成天地萬物的本原。
1.泰山與華山的并稱。
2.即華山。
1.傳說中的古帝名。三皇之一。
又名泰吉·瑪哈爾陵”。在印度北方邦阿格拉郊外朱木拿河南岸。印度莫臥兒王朝皇帝沙·賈汗為安葬其后比格姆修建。主體建筑為方形臺基上的四座尖塔和中心的圓頂寢宮,用純白大理石砌成,裝飾華麗,體現了伊斯蘭建筑藝術與印度傳統藝術的完美統一。
1.猶言自找挨罵。
1.見"討沒臉面"。
1.謂丟面子﹐自找難堪。
1.猶言自找難堪。
1.猶言討沒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