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復姓。唐有仆固懷恩。見《舊唐書.仆固懷恩傳》。參見"仆骨"。
1.頭和尾。
1.困頓危難。
1.下陷。
2.覆滅。
3.指使覆滅。
1.唐代書法家張旭嗜酒,每大醉狂走下筆,或以頭濡墨而書,既醒自視以為神,世呼"張顛"。見《新唐書.文藝傳中.張旭》◇因以"顛旭"稱張旭。
1.顛頓昏花。
2.即癲癇病。俗稱羊癇瘋。
1.悵惘怨悶貌。
1.見"顛崖"。
1.亦作"顛崕"。
2.高聳的山崖;山崖之上。
1.指竗顏山。古山名。在今蒙古高原杭愛山南面的一支『元狩四年名將霍去病追匈奴至竗顏山趙信城,得匈奴積粟食軍﹐即此山。見《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
1.西周初輔佐文王的大臣泰顛和閎夭的并稱?!度龂荆裰荆T葛亮傳論》"應變將略"裴松之注引晉王隱《蜀記》﹕"昔在顛夭﹐有名無跡﹐孰若吾儕﹐良籌妙畫?"后亦以"顛夭"借指輔國有政績的大臣。
1.同"顛倒衣裳"。
2.到﹐通"倒"。
1.謂在上養在下者?!兑祝U》"六二﹐顛頤拂經于丘﹐頤征﹐兇。"王弼注"養下曰顛。拂﹐違也。經猶義也﹐丘所履之常也。處下體之中﹐無應于上﹐反而養初﹐居下不奉上而反養下﹐故曰顛頤拂經于丘也。"一說﹐顛﹐通"填"。謂以食物填于口中﹐猶言糊口。見高亨《周易古經今注》卷二。
1.顛狂放逸。
1.謂放浪形骸地狂飲。
1.隕落,墜落。引申為廢失。
2.翻轉,倒轉。
3.死亡;使倒斃。
4.謂思緒昏亂。
1.墜落;跌落。
2.覆滅;淪喪。
3.死亡。
4.挫折困頓。
1.覆滅。
2.死亡。
1.指唐代書法家張旭。
1.腳朝上頭朝下。謂顛倒失所。
2.翻倒,倒轉。
1.蹦跳。
1.傾覆敗亡。
①跌倒戰敗,顛躓于地。②比喻處境艱難困苦處顛躓之中而意志彌堅。
1.墜落;跌落。
2.謂倒塌,毀壞。
3.比喻覆滅,衰亡。
1.瘋癲的人。
1.顛仆阻塞。
1.穩重著實的樣子。
1.跌倒;倒。
1.同"顛倒"。
2.傾覆。
1.中醫稱頭部疾患?!端貑枺魑鍤馄?邪入于陽則狂,邪入于陰則痹。搏陽則為巔疾,搏陰則為喑。"一說指癲狂之疾。
2.指原發性癲癵。巔,通"癲"。
1.顛末。從開始到末尾,謂事情的全過程。
1.形容顫抖。
1.高崖。
1.同一。
1.同"顛越"。
2.隕落。巔,通"顛"?!冻o.九章.惜誦》"行不群以巔越兮,又眾兆之所咍。"王逸注"巔,殞;越,墜。"一說跌跤。王夫之通釋"巔與顛同,仆也。"高亨注"巔越,跌跤。"
1.山頂和山腳。
1.形容神情癡呆失常。
1.形容言行錯亂。
1.使人癲狂的鬼祟。
1.欺詐不實。
1.泛指手銬之類的刑具。
2.引申指逮捕拘禁。
1.柱上橫木。借指屋宇。
1.栱和桷。
2.泛指微細之材。
1.大璧。
雙子葉植物,珙桐科。落葉喬木。高達20余米。由多數雄花和一朵兩性花組成頭狀花序,花序基部有兩片白色大苞片,開花時像許多白鴿振翅欲飛,故有中國鴿子樹”之稱。為中國特有的珍貴植物,已列為國家一級保護植物。
1.古代載棺的工具。
1.同被而寢。亦謂親如兄弟。
1.亦作"共弊"。
2.《論語.公冶長》"子路曰'愿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謂甘愿始終共享車馬衣裘等物◇用為同甘共苦的典實。
1.見"共敝"。
探求現象因果聯系的方法之一。在被研究的現象發生變化的若干場合中,如果只有一種發生變化的先行情況,那么這種情況就是該現象的原因。如水稻的產量不斷提高,其他情況都相同,只有肥料的數量增加了。由此認為多施肥是水稻增產的原因。共變法得出的結果有或然性,有時除了所發現的發生變化的先行情況之外,還有發生變化的先行情況未被發現,而后者才是被研究的現象的真正的原因。
1.謂同受節度?!稘h書.西域傳上.大月氏國》"大夏本無大君長﹐城邑往往置小長﹐民弱畏戰﹐故月氏徙來﹐皆臣畜之﹐共稟漢使者。"顏師古注"同受節度也。"一說﹐共﹐同"供";稟為廩給之義﹐故"共稟"謂供給糧食。參閱王鳴盛《十七史商榷.漢書二一.共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