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落葉半灌木,漿果圓形,味酸可食,與根﹑皮均可入藥。
1.使遠方悅服。
1.光潤悅目。
2.指文采。
1.代稱車子。
1.象聲詞。
1.圓刃大斧。
1.猶言在主管將帥的指揮之下。書箋開頭表示尊敬的常用套語。
1.星名。即天槍三星。在北斗杓東。也稱天鉞。
1.巡視邊境。
閱兵的一種儀式。即閱兵者從受閱部隊隊列前通過,進行檢閱。
1.檢閱軍事操練。
1.指巡閱兵馬的大臣。
1.晉陸機《嘆逝賦》"悲夫!川閱水以成川,水滔滔而日度。"后以"閱川"比喻年華。
1.看(書﹑報﹑文件等),并領會其內容。
1.審閱修改。
1.查看農作物生長情況。
1.檢閱并挑選。
1.逐一地看到。指經歷過。
1.審閱推薦。
1.看(文字﹑圖表等)。
1.審查音樂技藝。
①親身見過、聽過或做過他閱歷過許多事情。②由親身經歷得來的知識或經驗他的學問和閱歷都到了相當成熟的地步。
1.經歷年歲。
1.觀看人;觀察人。
2.引申指檢查;審察。
3.指給人看相。語本《漢書.王吉貢禹等傳序》"君平(嚴君平)卜筮于成都市……裁日閱數人﹐得百錢足自養﹐則閉肆下簾而授《老子》。"
4.與人交往,結識。
1.度日;過日子。
2.經歷的日子。
1.審核。
1.審查核實。
1.經歷時世。
1.舊時對鄉村老百姓的蔑稱。
1.家鄉話。
1.地區,處所。
1.金代科舉鄉試第一名稱"鄉元"。
1.家園,故鄉。
1.指鄉里中貌似謹厚,而實與流俗合污的偽善者。原,同"愿"。謹厚貌。
鄉中外表謹慎厚道,實際上同流合污的偽善之人鄉愿亦無殺人之罪,而仲尼惡之。
1.猶言鄉規民約。適用于本鄉本地的規約。
2.明清時鄉中小吏。由縣官任命,負責傳達政令,調解糾紛。
1.明清時的鄉中小吏。
1.古代謂每鄉建一大墓,以葬棄尸。
1.指農村里的高利貸。
1.對同鄉老年男子的敬稱。
1.鄉里戶口田畝的帳冊。
1.《禮記.王制》"五十杖于家,六十杖于鄉,七十杖于國,八十杖于朝。"后遂以"鄉杖"表示年老。
1.放給農民的高利貸。
1.鄉里的賢哲。喆,同"哲"。
1.鄉和鎮。泛指較小的市鎮。
中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一種形式。原為農村人民公社和生產大隊兩級集體經濟舉辦的社隊企業,后在農村政體改革中改稱現名。隨著農村經濟改革的發展,現已成為以集體經濟為主的多種經濟成分企業的總稱。經營范圍包括工業、商業、飲食服務業、運輸業、養殖業等。
1.鄉大夫。
2.隋唐以五百戶為鄉,置鄉正一人。理民間訴訟。
3.舊時有些地方稱鄉長。
1.同鄉晩輩的謙稱。宋鄧肅《上龜山先生楊博士書》落款自稱"鄉侄"。
1.同鄉。
1.古指五鄉的屬吏。
1.鄉味,本地特有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