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小水珠,水點。
1.舊時民間朝山進香的盛會。亦指民間為朝山進香而組織的群眾團體。
1.即蕙草。
1.美人之魂。
①指供奉神佛或祖先時燃點的香和燈火來朝拜的很多,香火很盛。②寺院里管香火的人。
1.指供神祭祖的祠堂。
1.寺廟中照料香火﹑打雜的人。
1.同"香火田"。
1.廟宇中向進香信徒收取的費用。
1.指焚香盟誓之情。古人盟誓,多設香火告神。
1.佛教徒的結社。以"香火"名社,蓋取"香火因緣"之意。
2.泛指志同道合者的結盟。
1.同"香火祠"。
1.指為奉祀﹑供養用的田地。
1.焚香結拜的兄弟。
1.佛教語。香與燈火﹐為供奉佛前之物。因以"香火因緣"謂同在佛門,彼此契合。
1.私人營建供誦經祈福的庵堂寺院。
1.焚香結拜的姊妺。
1.佛號。
2.指佛國﹑佛寺。
3.指僧道的飯食。
4.香積廚的省稱。
1.佛寺的齋飯。典出《維摩詰經.香積品》"是化菩薩以滿缽香飯與維摩詰,飯香普熏毗耶離城及三千大千世界。"
1.陳放香爐的幾案。
1.香輦。
1.放置香爐的架子。可抬。
1.舊指妓女的小鞋。
1.華美的鞍墊。
1.彩繭。
1.香港的別稱。
1.北齊名閣。
1.氣味芬芳的乳液。
1.膠名。
1.賣調味香料的鋪子。
單子葉植物,芭蕉科。多年生草本。地下莖球狀;地上假莖高大,由叢生葉鞘包疊而成。葉長橢圓形。漿果肉質,長柱形。成熟時果皮黃色。分布于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果肉柔軟香甜,可生食或加工成果醬、果酒。假莖可作飼料,纖維可編繩、造紙等。
1.果實的氣味像香蕉的蘋果。
乙酸異戊酯”的俗稱。無色有香蕉味的易燃易爆液體。能與乙醇、乙醚、乙酸乙酯互溶,幾乎不溶于水。可用作硝基漆稀釋劑,以降低其黏度利于噴射。也可用于制革、人造絲、膠片和紡織品等加工工業。
1.指繁華的街道。
1.菖蒲的別稱。
1.芬芳潔凈。
2.指芳香潔凈的粢盛。
1.指佛寺。
1.施給寺廟的贊助費用。
1.焚香的余燼。
1.見"香粳"。
1.亦作"香秔"。
2.一種有香味的梗米。產江浙一帶。
將天然香料與人造香料按適當配比制成各種香型的產品。主要分食品香精和日化用品香精兩大類。
1.見"香徑"。
1.香美潔凈。
1.芳香的酒。
1.橘名。
2.橙之一種。
1.元末韓山童﹑劉福通等利用宗教形式組織的農民起義武裝。以紅巾為號,時皆謂之"紅軍"。因其燒香拜佛﹐亦稱"香軍"。參閱《明史.韓林兒傳》。
1.香菇。
去名山寺院燒香參拜的人普陀山香客濟濟。
1.美稱女子的嘴。
1.彌布香氣的洞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