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藏有豐富詩稿﹑詩集之所在。
1.封邑和戶口。
2.封地上的田戶。
1.古代辰韓國官職名。
1.封邑的租賦稅金。
1.鄉官。
1.里邑住宅。亦謂聚邑而居。
1.村落;村寨。
2.邑人相集聚。
1.地方官。
2.縣君,古代女子的封號。
3.用為對婦女的尊稱。
1.居住在城鎮里的人。
1.邑里的老人。
1.鄉里。
2.指鄉里的人民。
3.鄉貫;籍貫。
1.舊時謂縣邑設壇祭祀本境內無人祭祀的鬼神。
1.地方官府的小吏。
1.不快和惋惜。
1.縣府中的同僚。
1.鄰里。
1.縣令。
1.里巷的門。
2.指里巷。
1.村落,聚落。
2.部落。
1.城門;郡邑之門。
1.指城隍廟。
1.州縣的百姓。
1.鄉邑的陵園。
1.封邑的租稅收入。
1.地方上的犯人。
1.邑里中的狗。
2.比喻讒毀賢能﹑不辨是非的盲從者。
1.不樂貌。
1.封地上的人。
2.同邑的人;同鄉的人。
1.封邑所收的租稅。
1.地方上的商人。
1.封地和賞賜。
1.陵邑的社廟。
1.地方上的紳士。
1.本縣士人。
1.封地的收成。
1.唐代管理公主事務的機構或供職于這一機構的官吏。
1.恐懼不安。
1.邑頌。
1.邑里的歌謠。指民歌。
1.采邑的賦粟。
1.憂悒嗟嘆。
1.地方的辦公場所。
1.縣府的公堂。
1.封地。
1.郁郁不樂貌。
1.縣尉。職掌一縣治安,位在縣令之下。
1.古代行政區域單位。
2.引申指鄉里。
3.邑里的房舍;村舍。
4.陵邑的房舍。指祠堂。
5.引申為國家神器,政權。
1.明清時稱縣學為邑庠。
1.都邑郊野。
1.指商業。
1.憂郁不樂貌。
2.微弱貌。
3.謙抑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