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詩集選本的名稱。(1)總集性質的﹐如清吳之振等選的《宋詩鈔》。吳應和﹑馬洵選的《浙西六家詩鈔》﹔陳衍選的《近代詩鈔》﹔吳闿生選的《晩清四十家詩鈔》。(2)別集性質的﹐如楊大鶴選的《劍南詩鈔》。
突然發生的意外災禍。
1.見"飛禍"。
1.南京市朝天宮﹑靈谷寺各有一具剪形鐵器,重千斤以上。傳說是從天外飛來的;據考證是古代向高處運送建筑材料的工具,作用同今起重機。
1.洶涌的波浪。
1.揚起的大波。
1.見"飛?"。
1.謂非常鋒利。
1.飄動的白絹。
1.亦作"飛煉"。
2.謂去除丹砂中的雜質以煉丹。
1.凌空飛架的橋。
1.同"飛芻挽粟"。
1.謂相隔較遠的鄰居。
1.即飛魚。指文鰩魚。
〈方〉①特別靈活或靈敏腦子~。②特別靈驗這藥治感冒,~。
1.水流直瀉而下。
2.瀑布。
1.快速飛行。
2.指瀑布﹐飛泉。
3.流星。南朝梁江淹《蕭驃騎讓封第三表》"則天變彰于飛流﹐地眚見于震壓。"《魏書.術藝傳.張淵》"及其災異之興﹐出無常所﹐歸邪繽紛﹐飛流電舉。"一說﹐指飛星和流星。兩者微異。魏收注"飛﹐飛星也。流﹐流星也。飛星與流星各異飛星焱去而跡絶﹐流星跡存而不滅。"
1.散布謠言,惡意中傷。
1.飛的龍。
2.比喻帝王。
3.傳說中的人名。
4.對人的美喻。
5.鳥名。 6.指駿馬。 7.特指唐代御廄中右膊印飛字﹑左項印龍形的馬。 8.樂章名。 9.即山魈。 10.仙藥名。
1.唐代御廄名。
1.比喻帝王在位。語本《易.干》"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孔穎達疏"謂有圣德之人得居王位。"
1.攻城用的一種樓車。
2.高樓。
1.船上的小樓。
1.古地名。
1.飛廬。
1.飛翔的鸞鳥。
2.閣名。
1.謂英俊才識之士。
1.高張的網。
1.謂飛閃而過。
①機器上安裝的大而重的輪子。利用它的慣性使機器旋轉均勻。②(~兒)自行車后輪上裝的傳動齒輪。
1.指磨面時飛落下來混有塵土的面。
1.快馬。
2.策馬飛奔。
3.星名。由"室"﹑"壁"二星宿所合成,在寶瓶宿之北。
1.古錢名。
1.趕快;急忙。
①指跑得特別快的腿。②指跑得特別快的人。
1.古代一種帶火的箭。
1.指飛檐。
2.借指高樓。
1.亦作"飛?"。
2.蟲名。
3.箭名。
1.指夢中飛越。
1.邊飛邊鳴。
2.比喻顯身揚名。語本《韓非子.喻老》"﹝鳥﹞雖無飛,飛必沖天,雖無鳴,鳴必驚人。"
1.猶飛驛。策動驛馬疾馳。
1.噴濺或激起沫子。
2.噴出或濺起的沫子。
1.疾病的一種傳染方式。病原體從患者或帶菌者的呼吸道中,隨著咳嗽﹑噴嚏或說話時噴出的唾沫星傳給健康人。猩紅熱﹑百日咳﹑流行性感冒等病就是這樣傳染的。
1.亦作"飛謀薦謗"。
2.以流言蜚語陰相攻訐。
1.見"飛謀釣謗"。
1.《漢書.五行志中之上》"成帝元延元年正月﹐長安章城門門牡自亡,函谷關次門牡亦自亡。京房《易傳》曰'饑而不損茲謂泰,厥災水,厥咎牡亡。'《妖辭》曰'關動牡飛,辟為亡道臣為非,厥咎辭臣謀篡。'"后以"飛牡"為發生變異的征兆﹑跡象。
1.指隨時可撤的帳幕。
1.善于攀援騰躍的猿。
1.猶飛步。
1.猶馳念。
1.會飛的鳥類。亦泛指鳥類。
2.指古代藏鉤游戲中不固定屬于哪一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