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深沉陰險。
1.釘鞋的一種。跳高﹑跳遠時穿的一種輕便皮鞋,和跑鞋相似,前后掌都有釘子。
1.另起一行書寫。
2.指看書或抄寫時漏去一行。
3.指改換職業。
1.急促而又時斷時續的聲響。
1.指跳出水面的魚。
1.跳動的樣子。
也稱急行跳遠”。田徑運動項目之一。由助跑、起跳、騰空和落地等動作組成。現有蹲踞式、挺身式、剪式(走步式)和空翻式等空中姿勢。其成績為從起跳板前沿垂直丈量至沙坑中身體任何部分落地的最近點的距離。
1.苗彝等族人民的一種風俗。于每年初春或暮春時,未婚的青年男女,于月明之夜,聚集野外,盡情歌舞,叫做"跳月"。相愛者,通過各種活動,即可結為夫妻。
1.亦作"跳趯"。
2.跳動騰躍;跳越。
1.跳躍。
2.超越,跳過。
即蚤①”(1136頁)。
原為西方國家城市中的一種特殊的零售市場。一般從周末開始到星期日晚飯前結束,出售日用商品、小工藝制品、舊書、珠寶、小古董等新舊貨物。一些小商販的臨時貨攤聚集在一起,由于攤位不固定,出售的大多是價廉的小商品,故稱。現已在東方及世界其他城市中出現。
1.舊時祭祀灶神的一種習俗。
1.暴躁發脾氣。
1.挑戰。跳,用同"挑"。
1.跳加官的別稱。
1.跳躑。上下跳躍。
2.跳躑。比喻光陰迅速。
1.舊時民間一種習俗。
1.喻指濺起來的水珠或雨點。
1.上下騰跳。
1.謂疾速追逐。
1.逃跑。
1.虧本。
1.縫于衣服或其它織物制品里子邊緣處的窄條。
用錢給以幫助貼補家用|用救濟款貼補受災人家。
1.貼換錢鈔。
1.墊襯。
2.指墊襯的東西。
1.貼緊承接。
1.科舉考試時,凡有夾帶﹑冒名頂替及試卷違式者被擯斥場外,不準考試。
2.商業用語。因買賣而產生的差額,須找出的款項,稱為貼出。
1.戲劇腳色名。指同一劇中扮演次要角色的旦角。
1.謂貼近地面。
1.典質;典押。
1.猶合拍。不走調。
1.對于量刑失當而輕判者,加重處罰或罰款以結案。
1.明宣德六年,因江南農民運糧到北方各倉,往返需時幾近一年,有誤生產,改令農民送糧至淮安﹑瓜州,交付衛所官軍北運。農民向官軍補貼路費和耗米,稱貼兌。
1.貼著耳朵。
2.垂著耳朵。馴服順從的樣子。
1.古代門兩旁的長木。
1.佐助防守。
2.清綠營兵千把總的副職。
1.貼補耗費。
1.舊時的一種陋俗。指女子在家人的縱容下私通男子以圖錢財。
1.緊貼著;黏附著。
2.服帖;順從。
1.馴順;服帖。
2.平貼,平服。
3.舒坦。
1.修改。
1.緊鄰。
1.植物名。棠的一種。
1.張貼懸掛。
1.謂拉攏男女雙方作不正當的結合。
1.貼切吻合。
1.沿河;靠河。
1.喻自我夸耀。
1.見"貼軍戶"。
2.雇傭兵。
3.泛指替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