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頻率從100千赫至300兆赫的無線電頻段。這一頻段可用一般天線將電波輻射”出去,故名。
1.使面粉發酵。
1.面粉經過發酵后制成的餅。
1.佛教語。指因緣和合而產生與因緣離散而消滅。
2.時隱時現;時有時無。
3.謂玩弄手段,捏造是非。
1.發動民眾。
1.取名號;命名。
2.得名;獲取名望。
1.發光;發亮。
2.啟發使明了。
1.謂拖延時間。
1.扮演角色。
2.前后經過,始末。
1.發墨,研墨產生墨汁。
1.交納。
1.方言。纏擾﹑纏磨。
1.見"起輦谷"。
1.山谷名。為元太祖及其后代葬地。在今內蒙古鄂爾多斯右翼中旗﹑黃河西北阿爾泰山之陰。
1.產生某種想法;起欲念。
2.著眼;著想。
1.指頭眠后蠶。
2.指眠畢之蠶。
1.春秋時,虢太子死,扁鵲曰"若太子病,所謂'尸躡'者也。"乃使弟子子陽厲針砥石,"以取外三陽五會"。有間,太子蘇。見《史記.扁鵲倉公列傳》◇因以"起躡"謂使死者復生。
1.挑起,播弄。
1.斗牌時將牌從桌面上拈起來。
1.舊時大族以同一字或同部首之字來命名,以表示輩分的區別。
1.賽跑時按比賽規則在起點做好預備姿勢后開始跑。亦泛指開始奔跑。
1.因摩擦或其他外界刺激,在皮膚上生出泡狀物。
1.起泡。
1.起碼。
1.上岸。
1.戰國名將白起和廉頗的并稱。
1.舉旗。
2.豎起軍旗。指起兵。
1.呼人起立聲。
2.催促聲。
1.坐立不定貌。
1.產生霧氣,呈現霧氣。
2.生氣。
1.開始和終結。
1.遷移。
1.發簽。簽,舊時官府拘捕人犯時發給執役差人的憑證。
1.起先;先前。
2.提前。
1.方言。籌集款子。
1.遣送;打發。
1.把檣帆豎起來。指啟碇,開船。
1.猶起居。
1.征召;起用。亦指征召﹑起用的旨意﹑詔令。
2.奏請,上奏。
3.起動,煩請。
4.起身相請。
1.起身恭迎。
1.起身離開。
2.指起床。
3.起立。
4.升起;上去。
5.用在動詞后,表示動作的趨向。
1.把豬圈﹑羊圈﹑牛欄等里面的糞便和所墊的草﹑土挖起做肥料。有的地區叫清欄。
1.早起的人。
2.出動人眾。
1.謂失主認領從盜窩取出之贓物。
1.舊指重新任用已退職或黜免的官員。
1.引起戰事。
2.起兵。
1.猶超逾。
1.召鬼。參見"起殤"。
①情況好轉的樣子大有起色|服藥三日,毫無起色。②出息覺得自己只是個會跑路的畜生,沒有一點起色與人味。
1.舊時為祭鬼神而演戲,在開場時召請怨鬼的一種迷信形式。
1.謂將農田整理成宜于保存一定水分,適合種子發芽和作物生長的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