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固定的處所;止息之處。
2.停頓;止息。
3.猶定準。
1.猶火辣辣。形容興奮﹑激動﹑害羞等(情緒)。
2.猶火辣辣。形容酷熱。
1.以火燒人。指燒殺敵軍。
1.太陽。
用火鐮和火石取火時引火的東西,用艾草等蘸硝做成。
1.謂應火德而興的祥瑞。
1.比喻烈日。
2.紅色的傘蓋。
〈方〉火候看~ㄧ拿穩了~。
1.廣為聚集。
1.兩個仆人。
1.清代總督多管轄兩省或三省﹐謂之兼圻。如湖廣總督轄湖南湖北兩省﹐兩江總督轄江蘇﹑安徽﹑江西三省。
1.廣博。
1.都排除掉﹐謂虛實兩忘。
1.并且。
1.形容時間長久。
1.謂全面衡量。
1.謂全面衡量﹐深思熟慮。語本《荀子.不茍》"兼權之﹐孰計之﹐然后定其欲惡取舍﹐如是則常不失陷矣。"
1.勝過他人;能力倍于他人。
2.謂兼并別國。
1.連日。
1.加倍的榮耀。
同時容納幾個方面~并包ㄧ善惡不能~。
1.同"兼收并蓄"。
1.二種肉食。
1.眾儒。
1.兼并弱國和攻取政治昏亂之國。
1.兩山重疊。形容靜止﹐比喻應安于所處的地位。語出《易.艮》"兼山﹐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孔穎達疏"兩山重迭﹐止義彌大﹐故曰兼山﹐艮也……止之為義﹐各止其所﹐故君子于此之時﹐思慮所及不出其己位也。"
1.謂使他人得到好處。
2.全好;各方面都擅長。
1.謂穿著厚重衣服。
1.猶言兼行﹐兼程。古代行軍﹐途中住一夜叫舍。
1.謂本職外同時代理其他職務。
1.《孟子·離婁下》"周公思兼三王﹐以施四事;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言周公想兼學夏﹑商﹑周三代之王而施行禹﹑湯﹑文﹑武之政◇以"兼施"指并行先王之善政。
2.猶并舉。
1.奉行墨家兼愛學說的人。
1.謂一并示知。
1.亦作"兼收并采"。
2.廣泛收羅采用。
1.把不同的說法都一并載錄下來。
1.同"兼收并蓄"。
把內容不同、性質相反的東西都吸收進來。也說兼容并蓄。
1.猶兼收并采。
1.容納各種人的方法。
1.謂久遠﹐深厚。
1.謂不止一年。
1.連天。
1.廣泛聽取意見。
2.指并聽多種聲音。
1.意謂多方面聽取意見﹐才能明辨是非;單聽信某方面的話﹐就愚昧不明。語本《管子·君臣上》"夫民別而聽之則愚﹐合而聽之則圣。"
1.通曉不止一個方面。
2.謂一齊顯達。
1.猶總領;并管。
1.猶兼程。
1.兼并土地。
1.并吞。
1.兩種以上的菜肴。
1.其他東西﹐別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