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猶精通。
1.見"壽面"。
1.謂造福于民。
2.長壽的人。有時特指男性長壽者。
1.生存的年限◇亦比喻存在的期限或使用的期限。
1.祝母長壽。
2.使母長壽。
3.長壽的母親;對老母的尊稱。
1.傳說中的仙木;生長年歲長久的樹木。
2.指棺木。
1.長壽的歲數(shù)。
1.呈贈給壽誕者的壽文﹑壽詞﹑詩畫屏條。
1.壽命,壽限。
2.壽辰。
1.長壽而快樂。豈,通"愷"。
1.棺材。
2.指生前預(yù)制的棺木。
1.靈芝的別名。
1.亦作"壽丘"。
2.古地名。在今山東省曲阜縣東。
1.年高的人。
2.使人長壽。
3.秦樂歌名。
1.壽誕,生日。
1.吉祥語。比喻壽如山高﹑福似海深。明劉基有《壽山福圖歌》。
石料名。產(chǎn)于福建閩侯縣東北壽山五花坑。主要成分為迪開石。色彩有黃、白、灰、綠、褐等。常用于治印或制作雕刻工藝品。品質(zhì)最佳者稱田黃”,色黃或橙,半透明,有光澤。
1.祝壽的酒杯。
1.長壽之身。
1.祝壽的詩。
1.謂造福世人。
1.指命中注定的歲數(shù)。
2.年壽,壽命。
1.指壽酒。
1.壽數(shù),年壽。
1.年壽。指人活的年數(shù)。
1.停放死者棺木以行祭禮的廳堂。
2.猶壽穴。
3.祝壽的禮堂。
1.神話中可使人延年益壽的桃子。
2.祝壽用的鮮桃或面制桃。
1.生長年歲長久之藤。
1.方言。指昧于人情世故,易受愚弄欺騙的人。
1.見"壽頭模子"。
1.祝壽的文章。
1.對被祝壽者的尊稱。
2.高壽的男子。
1.復(fù)姓『有壽西長。見《漢書.昭帝紀(jì)》。
1.指人壽保險。
在安徽省中部、淮河南岸。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古名壽春,曾為戰(zhàn)國楚都。前秦王苻堅在公元383年淝水之戰(zhàn)中兵敗于此。人口122萬(1995年)。古跡有淮南王墓、芍陂、孫叔敖祠、報恩寺。
1.壽數(shù)。
1.相術(shù)用語。指主長壽的形象特征。
1.壽星的俗稱。
1.祝壽的文章。明中葉以后開始盛行。
1.生前營造的墓穴。
1.見"壽宴"。
1.亦作"壽燕"。亦作"壽筵"。
2.祝壽的宴會。
1.見"壽宴"。
1.南朝宋武帝女。相傳梅花落其額上,人以為美,而出現(xiàn)壽陽妝。
1.亦作"壽陽妝"。
2.南朝宋武帝女壽陽公主曾臥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公主額上成五出之花,拂之不去,皇后留之,自后有梅花妝。婦女多效之,在額心描梅為飾。見《太平御覽》卷九七○引《宋書》。
1.長命與夭折。
2.壽命短促。
3.謂壽限。
1.老年人生前做好備用的殮衣。
1.生時所作的墳塋。
1.謂人人得盡天年的太平盛世。語出《漢書.禮樂志》"愿與大臣延及儒生,述舊禮,明王制,驅(qū)一世之民,濟之仁壽之域,則俗何以不若成康?壽何以不若高宗?"
2.壽穴;墳塋。
1.壽命;壽數(shù)。
1.指南岳衡山。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xué)習(xí),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dān)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zé)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