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山的西坡。
2.戰國﹑秦﹑漢時稱崤山﹑華山以西地區。又稱關西。
3.稱太行山以西黃河以東地區。隋末置山西河東黜陟討捕大使,元置河東山西道宣慰使司,明置山西行中書省,清至今皆為山西省。
1.指幾重宮門或城門。
1.幼兒牙根發炎之癥。
1.指純金官印。因金重,故稱。
1.謂矛柄上有兩重畫飾。《詩.鄭風.清人》"二矛重英,河上乎翱翔。"毛傳"重英,矛有英飾也。"鄭玄箋"二矛,酋矛﹑夷矛也,各有畫飾。"馬瑞辰通釋"重英宜謂矛有重飾。"一說,指矛上的兩層纓。參閱高亨《詩經今注》。
2.猶繁花。
1.重重的海洋。泛指海外各地。
1.指一禾上生兩個或更多的穗頭。
1.謂累世太平。
1.分餾石油時,提煉出汽油﹑煤油﹑柴油和一部分潤滑油以后所剩下的液態物質,供制潤滑油﹑石蠟用,也用做鍋爐燃料。
2.從煤焦油分餾出來的,沸點在230℃-300℃之間的部分。可提取化工原料,也用作木材的防腐劑。
1.比喻意義重大。
1.見"重赴鹿鳴"。
1.特殊的禮遇。
1.聲譽崇高;崇高的聲譽。
1.《莊子.列御寇》"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淵。"后遂以"重淵"指深淵。
2.引申為極深極低處。
1.指原子量較大的元素,如鈾﹑锎﹑鍆。
1.一道又一道墻壁。謂設防森嚴。
1.重復的垣墻,重疊的鎖鑰。指深宮內苑,防護嚴密。
1.一圈套一圈。
2.指天。
3.重新團圓。
1.不止一個的源頭。
1.猶深怨。
1.重要的誓約或諾言。
1.指農歷的閏月。
1.重疊的云層。
1.日﹑月周圍光線經云層中冰晶折射而形成的光圈。古人以為瑞征。也稱"重輪"。
1.一首詩中,用同一個字重復押韻。如唐杜甫《飲中八仙歌》"船"﹑"眠"﹑"天"字并再押,"前"字凡三押。參閱宋王楙《野客叢書.詩中重押韻》。
1.古時謂裝載輜重等貨物。
2.指裝載輜重等貨物的車輛。
3.滿載;超載。
4.指超載的車。
專供行駛重載貨物列車的鐵路。國際重載協會1994年修改的定義規定,需滿足下列三條標準中的至少兩條(1)經常、定期開行或準備開行總重至少為5000噸的單元列車或組合列車;(2)在長度至少為1500千米的線路區段上年計費貨運量至少達2000萬噸;(3)經常、正常開行或準備開行軸重25噸以上(含25噸)的列車。大秦鐵路為我國第一條重載鐵路。
1.深暗紅色的棗子。常用以形容人的臉色。
1.重大的罪責。
2.嚴厲地責罰。
1.多重柵欄。古代軍隊扎營均立柵欄作為防御物。
1.見"重整旗鼓"。
1.軍事上占重要地位的城鎮。
2.指國家倚重的大臣。
1.重稅。
1.比喻失敗后,整頓再起。
1.謂極為知遇,異常器重。
1.指手腳上的層層厚繭。
1.猶高價。直,通"值"。
1.重要官職。
1.指文中隱含的豐富意旨。
1.謂很多的紙張。
1.猶大治。
1.重要的人質。古時派往別國或別處去作抵押的人,多為君王的親屬或重臣。
1.凝滯;阻塞。
1.慎終。舊時指對喪事能盡禮節。
1.表示程度非常深。
1.即玄孫。重孫之子,自本身下數的第五代。
1.指極刑。
2.謂當誅而不誅。
3.謂處以極刑。
1.形容檐宇層層相連。
1.猶重載。
1.亦作"重?"。
2.腳腫病。重,通"腫"。
1.沉重累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