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猶三天。道教稱清微天﹑禹馀天﹑大赤天為三天。
2.高空。喻仕途得意,占居高位。
1.鹽起用。
1.謂鹽羅致人材。
2.權衡和綜合。
1.猶銓綜。
2.指吏部。
1.謂作律詩先得一聯﹐更思一聯配之。
1.猶收錄。
1.亦作"筌蹏"。《莊子.外物》"荃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筌﹐一本作"筌"﹐捕魚竹器;蹄﹐捕兔網◇以"筌蹄"比喻達到目的的手段或工具。
2.南朝士大夫貴族講經說法時手執的麈尾之類。
1.見"筌蹄"。
1.謂從利祿的束縛中覺悟過來。
1.喻指善傅會而博取富貴。
1.佛教語。指未超脫塵世的景象。
1.捕魚用的竹編盛器。
1.理順馀緒。筌﹐通"銓"。
1.包籠意義。
1.佛教語。謂獲取佛道的途徑。筌﹐捕魚器;羑﹐捕兔器。
1.捕魚。
1.牛羊彎曲之角。
2.用以代稱牛羊。
1.蹲伏不伸,匐踚曲身貌。
1.高聳險峻貌。
1.屈體伏臥。
2.引申為屈服﹐馴服。
3.猶隱伏;埋藏。
1.曲身而跪。
1.局曲不伸貌。
1.屈曲;拳曲。
1.見"蜷曲"。
1.蜷縮。蜷曲不伸貌。
1.蜷曲緊縮。
1.盤旋﹐盤曲。
1.蜷縮臥倒。
1.奔走。
1.猶蹣跚。
1.蹁躚,翩躚。
1.足大拇指與第二指相連為一指。踡,通"駢"。
1.腳底生老繭。謂行路艱難。
1.猶蹣跚。走路不穩的樣子。
指醛分子(rcoh)中的羰基。其中一個鍵和氫相連。如甲醛(﹉cho)、苯甲醛(ヽ6h5cho)等分子中均含有該基團。
1.鬈曲的頭發。
1.女子的鬢髻和束發用的簪子。泛指女子容儀。
1.梳在頭兩旁的發髻。
1.鬈曲的毛發。
1.毛發彎曲。
1.古時成年女子平日家居時的發式,將頭發分開結束,垂在兩側。
1.謂束發成頂心髻。
1.鬈曲的胡須。
1.山勢高峻。喻人之神態端莊嚴峻。
1.亦作"巏■"。
2.即堯山。
1.亦作"?喘"。
2.哮喘病。
1.打鼾聲。形容熟睡。
1.鼻息聲。形容酣睡。
2.喉嚨為痰所塞而發出的聲音。
1.亦作"?寢"。
2.猶齤睡。
1.笑而見齒貌。
1.熟睡打鼾。